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王瑋/文

晉之河曲,北連內蒙,南望陝西,處河之濱,水之湄,為三省通衢要衝。其內民俗文化繁盛,自然景觀獨到,非常美麗、非常迷人。

我雖然先前無數次過往,但盡皆匆匆忙忙,沒有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欣賞。今應故人付軍之邀,攜朋友數人,在這樣一個日子,再次拜訪河曲。天色不明長暗,日光偶露還微,不經意間增添了另外一種風景:清涼,浸潤。天光與眾不同,心情煥然一新!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順著新近通車的沿黃公路,不移時達華蓮橋頭,這是府谷民賢張侯華和山西大寨村郭鳳蓮合資修建的一座橋,所以取名華蓮。或者,這也更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一衣帶水的兩地人民交流之密切,不然,為什麼要有秦晉之好這麼一個成語呢?

不移時到達河曲,朋友做嚮導徑訪縣城及附近的景點。

文筆塔,位於白樸公園裡面,從塔座上就可以俯瞰整個河曲縣城。而塔身可能是實心的,因為我找不到一個入口。

遠處觀望,但見巨筆矗立,筆尖朝天。好像要在蒼空中書寫。座基四周有眾多碑記,我雖沒有時間一一拜讀,但顯見是增加了許多文化氛圍。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白樸公園之白樸,傳為河曲人。乃元曲四大家之一,亦是大詩人元好問之侄。生於宋末元初,人們儘管不太清楚白樸,但元好問的一曲,:“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卻是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娘娘灘,離河曲縣城不足十公里,夾流中分,兀然孤立。看上去並不是很大,但島上草木豐盈,屋舍井然,有魚人樵夫隱身其間,一如世外桃源。

據說多少年來,無論黃河水漲多高,都不能淹沒這個小島。究其原因,是有神靈相佑。娘娘灘上有娘娘廟,廟裡供奉的娘娘神,是某一位帝王的東宮皇后,曾在此避禍後又羽化成仙。這也可能是娘娘灘得名的由來吧!此雖傳聞難以為信,不過,娘娘灘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島,其不二魅力是無可非議的!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西口古渡公園,緊貼黃河水面,有臨河廣場,有古廟,有古渡。亭臺樓閣盡皆溢彩流光,鉤簷畫壁無不古色古香。現在重新修過,更是風姿楚楚,魅力處處。

隔河就是內蒙古的龍口鄉,從名字上考究,這裡應該是古時晉人逃荒走西口的地方。我有一個綏德的朋友,是才華橫溢的老師。她主持編輯一部當地的史獻刊物,曾經幾次三番欲來此造訪,只是因故一直未能成行,可見西口古渡的影響之深遠。而此時此刻我就站在古渡上面,觀滔滔黃河水,望晉陝蒙之地,真是百感交集,浮想聯翩!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古渡盡頭正是黃河大拐彎處。這裡有一大片由河水沖積而成的沙灘,細碎的雪花將其印染成的美麗非凡。蘆葦叢間突現一小型廣場,中立一巨石,臨河的一面大書:“晉、陝、蒙”;背後卻是:“雞鳴三省”。幾個字就把河曲的地理環境,文化底蘊交代的一清二楚。

當此時也,立足巨石之前,咫尺之遙的黃河北是內蒙古龍口,比鄰而居的河東南則是陝西省的牆頭。若不是中間隔了一條大河,三省之地啊,就如同是圍了一個大院。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河曲城之西有一片山頭 ,朋友前時造訪見有古城遺蹟,我曾經去過寨山石城遺址,亦探幽獅子城村,對古文化底蘊一直情有獨鍾。此番又想去,惜乎時間不是很充足,此行目的也並非訪古,更重在美味。

一行人遂往馬連口的一處農家院落,買一隻散養公雞,足夠大,足夠肥。朋友又置米酒,尋一農家樂,煮山野風味,看山水風景,真的風情萬種!

河曲有一位名叫金剛的大儒,亦是我的朋友。其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雖貌不驚人,但才氣逼人。一支如椽大筆洋洋灑灑、任意南北西東,寫盡了古往今來,寫絕了風花雪月,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高人。

以前曾經幾次在府谷小聚, 他亦數次邀我前來河曲謀面。人生啊!行看舊友凋零盡,當年壯志早成塵。但是,這樣一位才高八斗的朋友是必須要見的!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時光匆匆復匆匆,一年一年風過無痕。心事每隨風雨起伏;心緒每如秋水浮萍。總是難以平靜。

此番訪河曲,舊地重遊,品美味,賞景,敘舊,和朋友們一起于山水之間,於杯酒之中,飄飄灑灑,海闊天空。感覺時光真好,風景真好,心情亦是如此曼妙!

晉地訪舊友,河曲看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