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數千里的「天使之愛」

王景曙 胡冰心 王露 唐悅之 戈太亮

當年15歲的都江堰市女中學生張楊,在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腿部嚴重受傷,被轉送來鎮江接受治療。住院期間,感於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呵護,小張楊真情告白“長大後也當一名護士”,並最終報考衛校,踐行了自己的青春諾言——

跨越數千裡的“天使之愛”

張楊(左一)和她的護士姐妹們。

天使之夢: 那年留在鎮江的“青春諾言”

2008年5月12日下午的“那個瞬間”,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三女生張楊所在班級的60名學生,正在教室裡安靜地上著政治課,突然,教學樓搖晃起來,“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大車子經過,因為學校外面的馬路上經常有大卡車經過。”接著樓越晃越兇,可怕的汶川大地震就這樣發生了……

一切平息之後,災難無情奪走了這個班上多達一半同學的年輕生命!張楊成為劫後餘生的幸運兒之一,但從廢墟中拔出來的右腿嚴重受傷,診斷為“腓神經損傷”。

張楊先是在成都接受治療半個多月,後根據上級分流調度,腿上還打著石膏的她在媽媽陪同下,隨一批震災傷員被轉運來鎮江各大醫院繼續療傷,此後陸續又有傷員轉來鎮江,總數近百人。其中,張楊等40人被安排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其餘病人分別被安排到江大附院與第四人民醫院。

現任市一人醫護理部主任高燕,那年是鎮江市衛生部門派赴成都接病人的醫療隊成員之一。高燕回憶,雖然小小年紀就經歷了九死一生,但張楊是個“依然很陽光、很開朗的女孩”,她在治療期間的堅強和樂觀感染帶動了其他傷員。

當時,一人醫挪出整整兩層樓,為災區傷員專門佈置了掛滿千紙鶴的“愛心病區”,骨科護士吳菁被抽調至此,她負責的兩間病房裡就包括張楊,兩人由此每天都有近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小張楊親暱地稱呼吳菁“菁姐”。而給“菁姐”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小張楊“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

來自災區的所有傷員及其家屬,在鎮江期間無論治病還是生活,均受到從鎮江市委市政府到各家醫療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莫大重視與關愛,張楊只是一個縮影。以一人醫為例,談起當年這件事,院長朱夫用“以全心全意、舉全院之力”十個字予以高度概括。

朱夫介紹,他當時每天都會到“愛心病區”探望,小姑娘張楊的可愛同樣給他印象深刻。時隔十年,朱夫到現在都記得,“她應該是在3號床,位置就靠病房門口。”朱夫與小張楊之間有過不少交流,並送了一臺小收音機給她。記者在隨後對張楊的採訪中獲悉,這臺收音機,她迄今仍珍藏在家裡!一併珍藏的還有記錄她在鎮江期間美好記憶的不少照片與舊報紙。

住院期間,張楊偶然獲悉,地震中與她一樣死裡逃生的另一位同班女同學王月姣,也因傷轉來鎮江,正在四人醫接受治療,便萌生想見同學的念頭。經治療組同意,是“菁姐”用輪椅把張楊推到王月姣的病床前——兩個同呼吸、共命運的花季少女,把美麗笑容“綻放”於2008年6月5日這天《鎮江日報》二版。

情之所至,在與“白衣天使”阿姨、姐姐們的交心中,15歲的張楊不止一次透露了自己的一個人生願望:將來長大後也當一名護士!她要以傳遞“天使之愛”的職業選擇來感恩與回報社會。

當年的出院病案顯示:張楊自5月29日至7月5日,共住院37天。她帶著健健康康的身體和滿滿的愛,返回家鄉都江堰。

大海撈針:“失蹤”的張楊找到了

回家後的前6年間,張楊與鎮江這邊的“院長叔叔”與“菁姐”間一直保持信息聯絡。就在張楊完成3年高中學業之後,一個消息傳來:高考填報志願時,她選擇了就讀成都衛校三年制大專護理專業。也就是說,人生之路上,她開始踐行自己當年許下的青春諾言!

張楊說:“院長叔叔一直關注關心我的生活和學習。”朱夫一次去成都出差,還抽空請當時正在衛校讀大二的張楊吃了一頓飯,並給她買了一套衣服。

又過去近一年,這個時候的張楊已經在醫院當上實習護士,並臨近畢業,卻突然與鎮江方面斷了音訊,原因多重而巧合:那段時間,朱夫與吳菁相繼因故均換了手機,通訊錄中再也查不到張楊的電話,而唯一可以側面“救濟”的渠道——當時病案上登記張楊母親的手機號碼,也已成為空號!

吳菁告訴記者,雖然這個電話打不通了,但她最初一段時間還是忍不住經常撥打,“我真的挺惦記這個小妹妹的。”

始於十年前,“5·12”這一歷史符號就已被賦予雙重內涵。雖然失去聯繫,但對一人醫的醫護人員而言,基本可以確定,不出意外的話,當年他們的小病號張楊,如今已經成長為與他們奮鬥在同一戰線上的戰友了。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週年”,醫院方面更加決意一定要重新找到張楊,早在護士節前夕他們已做了多方努力,包括動用某些系統平臺查詢,卻仍無果,便向媒體發出求助。

接到求助後,記者迅速以關鍵詞進行百度,打開網站後,記者在“基層公開”欄裡找到了一個公務手機號碼,撥通之後,向對方說明意圖,由此終於成功獲得張楊母親的電話,轉而又獲得張楊的電話……此時,正是5月12日的下午。

記者第一時間與當事人通上電話並加為微信好友。真相揭開:張楊當年突然“失蹤”的綜合原因,除了前述巧合外,還源於其本人也在一次與同學逛街時把手機弄丟了,補卡後通訊錄中也失去鎮江這邊的號碼,而正是這段時間裡,張楊母親恰恰又新換了手機號!

經瞭解,2014年6月考取護士資格證並從衛校畢業後,張楊進入都江堰市一家衛生院當上了護士,並於去年4月結婚,目前已是身孕6個月的準媽媽。

深情講述:點點滴滴的暖心故事

時隔多年恢復聯繫,張楊顯得十分驚喜,她說,她一直都沒有忘記過鎮江叔叔阿姨們對她的好,在自己最難過的日子裡,是他們帶給她開心和快樂,“我會一直感恩過去給我幫助的人。”

張楊講述,當年給她治療的醫生叔叔還教她學英語;朱院長送她收音機;那年端午節是在鎮江過的,醫院給災區傷員們辦聯歡會,她本人還寫了一首小詩,上臺朗誦;護士阿姨、姐姐們帶她去景區遊玩……“一想起來,就回憶到好多好多。”

平生第一次吃比薩,是張楊記憶中的亮點之一。那次正是“菁姐”帶她去的。吳菁向記者講述,儘管張楊當時總體上表現很堅強,畢竟還是個孩子,面對腿傷可能產生的諸多不確定,難免情緒時有波動。同時肩負對病人心理輔導職能的吳菁,決定帶小張楊出去散散心,“姐姐明天帶你去吃頓比薩,怎麼樣?”“真的嗎?”張楊當時那無比興奮的表情,吳菁到現在都記憶清晰,她並且還記得推著輪椅帶張楊去吃比薩的那天中午,正下著濛濛細雨。對久已不出病房門的張楊而言,這場小雨其實更像是滋潤在心靈上。

前天,吳菁從記者處重新獲得張楊聯繫方式的時候,夜已經很深,但她還是迫不及待地連夜就給那邊打去了電話。昨天張楊開開心心地向記者反饋,“一點陌生感也沒有,感覺菁姐就是我的親姐姐一樣。”時隔多年,這既是姐妹倆之間的一次敘舊,也是兩位“白衣天使”戰友之間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