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智謀讓我們處變不驚,有效處理各類突如其來的變故呢?

原文: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兇,事類不同。

譯文:(形容,是指形態、特徵)智慧謀略計謀,各有各的特徵:有的靈活圓轉,有的方正具體,有的暗中實施,有的公開透明,有的可帶來吉祥,有的會產生兇險,因此,運用智慧,制定策略必須根據事物情形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

如何運用智謀讓我們處變不驚,有效處理各類突如其來的變故呢?

鬼谷子認為,人的智謀各種各樣,我們要根據其特徵巧妙運用,絕不可因一個智謀有效就認為永遠正確,並奉為至高無上的真理,不能遇到什麼情況都死搬硬套,不能犯“刻舟求劍”的錯誤。馮夢龍在《智囊》序言中說:“智無常局,以恰肖其局者為上。”智謀沒有恆常不變的局勢,最上等的智謀就是恰好適合當時的局勢和事物類型。

該用圓通靈活之智時,我們必須圓通行事。比如你是國家的新聞發言人,面對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充滿陷阱的提問,就要懂得運用圓融之智,該裝糊塗的時候裝糊塗,該玩太極的時候玩太極,言辭要圓潤縝密、滴水不漏,讓對方抓不住任何把柄。事實上,很多通達機智之人說話做事都很圓融靈活。比如清代的紀曉嵐,頗為擅長此道。

有一次,紀曉嵐正與眾大臣談笑風生,突然乾隆到來。大家慌忙下跪,紀曉嵐也跪在地上。跪了好長時間,紀曉嵐由於是近視眼,加上不敢抬頭,不知道乾隆走了沒有,於是低聲間旁邊的人:“老頭子走了沒有?”誰知剛好被乾隆聽到,他假裝生氣地訓斥:“大膽!怎敢說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話!請解釋清楚,否則定斬不饒!”紀曉嵐回答:“萬壽無疆之為老,頂天立地之為頭,父天母地之為子。”乾隆一聽,轉怒為喜,哈哈一笑,便赦免了紀曉嵐。

如何運用智謀讓我們處變不驚,有效處理各類突如其來的變故呢?

這就是紀曉嵐的說話藝術,智慧、靈活、機智、圓融!不僅為自己洗脫了罪名,還讓皇上開心得不得了,可謂一舉兩得。可以說,圓通智謀可讓你少幾分摩擦,多幾分從容。很多看似棘手的難題,運用圓融靈活的手段來處理,就會迎刃而解。

不過,圓融之智如果過了頭就會變成圓滑。沒人願意跟一個老滑頭做朋友,也沒人願意跟一個老滑頭做生意。怎麼辦?你還需要學會運用“方”的智謀。

如何運用智謀讓我們處變不驚,有效處理各類突如其來的變故呢?

“方”是什麼?即方正具體,要堅守自己的原則,絕不能隨便改變。在2016年3月8日,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有關南海問題,話語中充滿挑釁。時任中國外長的王毅優雅而不失霸氣地回答:“在南海這個舞臺上,曾經有過殖民侵略,有過非法侵佔,現在又有人興風作浪,還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來了又退去一樣,這些圖謀最終都不會有結果。歷史終將證明,誰才是真正的主人!”這番話就運用了“方”的智謀,霸氣捍衛中國的立場和原則。

關於智謀的運用,除了“或圓或方”之外,鬼谷子還提出“或陰或陽”“或吉或兇”。為什麼要“陰”?有的謀略具有很強的機密性和隱秘性,必須悄悄地進行,不能公開到處張揚。而有的謀略則必須大張旗鼓地進行,越多人知道就越好。比如我們對外做的廣告,就需要陽光公開、大力傳播,最好讓每個人都知道。

有的智謀會推動事情向吉的方向發展,而有的智謀如果執行失誤,則會引來兇險。具體應該如何運用智謀?

我們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萬萬不可套用一個模子,解決問題要因時制宜、活學活用。

鬼谷子上述所說即轉圓之法的具體策略。一個人真正領悟之後,能夠讓自己外圓內方、陰陽互動、趨吉避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