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童貫是京城汴梁人氏,二十多歲的時候才進宮當太監,前20年一直是默默無聞,直到徽宗即位,他才慢慢的開始嶄露頭腳,步步高昇。

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童貫只是一個太監,最後卻能做到異性封王,實在是厲害的很,為什麼他能夠做到王爺這個位置,我覺得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童貫的情商很高,特別注重編織自己的關係網。擅長燒冷灶,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結交蔡京就給他人生帶來了重大轉機。當時蔡京被貶謫到杭州,童貫不遺餘力的幫助他,讓他重返朝廷。蔡京當上宰相後,反過來也推薦童貫擔任軍事要職,兩個人互相幫扶,互惠互利。

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幫助蔡京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他對朝廷和後宮的人都加以籠絡,仗義疏財,出手大方,很能收買人心,所以他的口碑特別好,大家都覺得他講義氣,夠哥們。

另一方面,蔡京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喜歡鑽研兵法,徽宗時期,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將領,就童貫還能帶兵打仗,因此,當時的許多軍事行動都要依靠他,徽宗也對他更加器重。

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童貫作為一員武將,他是有戰功的,首先,他征討河湟吐蕃,當時,河湟吐蕃不斷騷擾邊境,還侵佔了一些地盤,童貫任監軍一職,帶領部隊來到前線,準備出兵的時候,他收到皇上的手詔,讓他停止出兵,原因是京裡的一座道觀失火了,皇上認為這是不詳之兆,預示著出兵必敗。於是就讓人給童貫帶來了不許出兵的詔書。

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童貫收到詔書後很是為難,如果收兵不打了,那麼就會錯過最好的進攻時機,但是如果要是出兵了,沒有打贏,自己就是殺頭之罪。思前想後,他決定把手詔藏起來,對大家說,皇上的意思是讓我們全力以赴打贏此戰,他在京城等著我們凱旋的消息。眾將在出徵前受此鼓舞,士氣大振,加上準備充分,因而一戰就獲勝,拓展疆土三千餘里。

在慶功會上,童貫拿出皇上的詔書,眾將一看傻了眼。說童大人你怎麼不早說啊?童貫說,我要是早說了,這仗打還是不打,不打,對我軍不利,將來再打就會有更大的犧牲,打了,如果失敗了,你們和我同罪,我不告訴你們,打勝了,我們大家都有功勞,萬一失敗了,我一個人被砍頭也就是了。眾將聽完這話,齊刷刷的跪倒,感嘆童大人真仗義。從此以後,童貫的威信就在西北軍中牢牢地樹立起來了,西北軍是整個宋朝的精銳和主力,這就相當於童貫在整個軍隊中都有了威信。這是童貫通過這次戰役取得的最大收穫。

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此後,童貫還參加過徵西夏党項和方臘的戰役,也都取得勝利。能讓童貫封王的戰役是收復燕雲十六州,這次戰役,童貫去打了,但是沒有打贏,燕雲十六州是通過外交途徑要回來的,但是畢竟童貫領兵去了,這個功勞也就算在他的頭上了。因為神宗皇帝有遺訓,“能復全燕之境者,雖異姓,亦可封王,”童貫因此撿了個大便宜,被封為王爺。

一個太監居然也能被封王,童貫究竟做了什麼?

童貫在得勢後,囂張跋扈,尤其是封了王之後,更是猖獗,凡是蔡京做過的壞事,比如生活奢侈,貪汙勒索,買官賣官,他都做過,比蔡京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最後結局比蔡京還慘,本來欽宗判他流放海南,後來不放心,派個人在流放的路上就把他給殺了。再多的輝煌也救不了他的命,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你是怎麼看待童貫這個人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