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孝道之鄉――清豐 系列報導 之法院篇 客廳判案

--清豐縣人民法院院長韓軍談家事審判新模式

人民法治網訊(記者 王瑞平)近日記者來到全國唯一孝子命名的縣—清豐縣,走進清豐縣人民法院,從事法院工作31年和藹的韓軍院長接待了我們。提到順應司法改革要求,傳承孝道文化打造家事審判廳建設,韓院長微微激動起來:我們先後到全國多家家事審判庭參觀學習、研究改進創新,力爭讓清豐縣法院多項工作插上天線接起地氣點滴建設傾心打造,讓莊嚴肅穆的工作更加人性化

中國孝道之鄉――清豐 系列報道 之法院篇 客廳判案

初 心

清豐孝道文化歷史厚重,因隋朝境內出大孝子張清豐,唐大曆年間,欽定為清豐縣,2009年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孝道文化之鄉”, 形成了獨具歷史遺風和地域特色的孝道文化。因地制宜,法治與德治融合司法對接孝道文化。

今年以來,清豐縣法院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弘揚傳統文化,加強家庭建設的要求,在上級法院的指導和縣委的領導下,把家事審判作為一項全新的工作課題來部署和推動,有效對接工作實際,銳意創新實踐載體,大力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不斷提高司法服務保障家事糾紛解決的能力和水平,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會有效治理髮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清豐縣法院受理的家事糾紛案件逐年攀升,佔到了民事糾紛受案總量的三分之一,呈現出案件增幅快、審理難度大的特點。家事糾紛類案件與老百姓的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當事人之間緊密而又複雜的關係。家事糾紛案件的法律和人倫特徵決定了家事審判方式區別於傳統民事案件的特殊性,傳統的審判模式不利於家庭矛盾的化解。

中國孝道之鄉――清豐 系列報道 之法院篇 客廳判案

整合資源,組建專業機構隊伍

為更加精準工作,將馬莊橋法庭整體改造成家事法庭,將原來分散於各庭的家事糾紛統一調整至家事法庭歸口審理,其他派出法庭在承擔新的職能的前提下,兼做全院的便民辦案點,承擔輔助相關團隊巡迴辦案的服務保障工作,形成“大家事”審判模式。

家事法庭配置2名資深員額法官,4名女性法官助理,6名審判輔助人員和2名特警,均具有婚姻經歷,熟悉家事審判業務,具備綜合協調能力,匯聚優勢審判力量,以老帶新和發揮女性的柔性優勢,著力打造專業化的審判機構和團隊。為推進家事審判,清豐縣法院成立了家事審判方式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創新機制,契合家事糾紛特點,就審判組織設置、家事案件調解、立案審理證據規則、人身安全保護、離婚證明書以及審判流程作出系統規定,全面規範和指導家事案件審理程序和實務操作。

中國孝道之鄉――清豐 系列報道 之法院篇 客廳判案

法與德相融

結合清豐縣法院家事審判類案的特點,充分藉助孝道文化這一獨特資源優勢,發揮文化引領和道德引領,用接地氣的方式推進改革,為家事審判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既傳承“忠孝、仁愛、禮讓、和善”的敦厚民風,又拓展傳統文化外延,賦予誠信、和睦、和諧等更多的時代內涵,給法律以有益的輔助和補充,作為調處糾紛的有效載體,也作為一種道德理念向當事人傳輸,激活家事審判文化基因,以期促進家事審判改革更可持續、更有溫度。

家事審判工作實際,創造性的推行了人身保護令、離婚財產申報、判後婚姻觀察期、離婚證明書等多項機制.在推行四項基本機制的基礎上,大力實施心防工程,引入心理疏導機制,與當地心理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由心理諮詢師長期駐點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事結”之前先化“心結”,引導作出理智選擇。同時發揮孝道楷模的榜樣力量,引入特邀調解員制度,建立調解員名錄,將當地孝道楷模和文明家庭成員作為特邀調解員“坐診”家事法庭,進行“現身說法”式調解,敦促當事人見賢思齊,對照思過。13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在床母親的河南省道德模範李冰、濮陽市十佳好媳婦李瑞花等12名當地孝道楷模,參與家事糾紛化解,共調解勸和糾紛31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方聯動,匯聚糾紛化解合力

家事審判是一項系統性社會工作,充分藉助各種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強化協助配合,共同開展工作。在縣委政法委的領導下,在法院積極努力推動下,民政、婦聯、教育、團委、鄉鎮政府、基層組織融入到家事審判的責任網絡框架中,聯合印發文件,明確職責任務,初步形成了“大聯調+小聯動”的家事審判工作格局。

中國孝道之鄉――清豐 系列報道 之法院篇 客廳判案

創新溫馨環境,增加氛圍感染

為配合推進家事審判,清豐縣法院原馬莊橋法庭整體打造成家事法庭,凸顯孝道、家庭文化元素,營造柔性化解氛圍。院內兩側設置以“孝”、“親”文化為主旋律的家事文化牆,懸掛文化版面30塊,內容涵蓋孝道歷史傳承發展、典型故事人物、家庭權責義務、勸和諺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大廳裝飾了“和合”文化主題牆,“和”字居中醒目,“孝、德、禮、義、敦、睦、誠、信”分散排列,正上方懸掛清豐民風,讓當事人步入家事法庭、進入辦事大廳就能得到視覺震動,引發思想共鳴。又設立了以“家”的氛圍為主題的會客審判庭,參與訴訟的各方稱謂由原來的法官、當事人改為調解員、父母親兒子、妻子丈夫等,一改往日法官坐檯上,原被告坐對面冷冰冰的審判格局,以家庭式談話拉近了法官與當事人、當事人與當事人之間的距離,佈置了以溫暖溫馨為主基調的親情調解室、心靈驛站、兒童觀察室、勸和堂,建設了孝道文化展覽室,裝設了兒童笑臉、家庭和睦牆等與家事審判相關的功能性場所,讓當事人置身其中,接受文化感染,化解掉心中的怨氣,喚回迷失的親情,助推調解促和。家事法庭以發現客觀事實、追求實質公正為價值取向,以消除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恢復當事人之間的感情、促成當事人之間和解為根本目標,變“對抗”式訴訟為“柔性”審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見成果

自2018年3月1日正式開展工作以來,截止2018年8月30日,新收580件,審結500件,結案率86.21%,其中調撤255件,調撤率51%,在會客式審判庭調解和好撤訴59件,平均審理天數27.1天,,服判息訴率99.11%,及時妥善的處理了家事矛盾糾紛,書寫了“清斷家務事,豐成六尺巷”的家事審判實踐,開啟了“豐調孝和”的家事審判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