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 和當年同期發售的其他品牌手機,用到現在,已有多大差距

當年iPhone6發佈搶的首發,年少無知加上128g太貴,64g等太久,買了16g的,哦,應該是iPhone6 Plus,但是反正硬件沒差啦。

14年到現在4年了,用了大半年,受不了了換了64g的,16g的給我媽用了,後來換了手機(三星s7edge),64的給我媽用,16g的給了我爸用。直到去年年底,給我媽買了8P,我爸終於得以用上64g的6P。但是就這年紀大的人不捨得換,好說歹說說16g的我有用,才終於讓我爸換上64g的6P,囉嗦這麼多,想說的只是:快4年了,16g的大白6P終於又回到手裡了。

反正也沒啥用,不如折騰一下,給它升到了iOS12,都說老機子升級會變快,升完級趕緊試了一下,打開相機的一瞬間,想把iPhone X扔了(反應速度與iPhone 6 Plus基本一致)。

iPhone6 和當年同期發售的其他品牌手機,用到現在,已有多大差距

同期的手機用過小米4,HTC M8

其中HTC M8因為一些原因出了,當初買的二手港版衝著Boomsound的名聲去的後來發現果真很震撼(沒有體驗過別的前置雙揚聲器),但是港版明明s-off了還是不能root,而且明明沒裝什麼東西也會有點卡頓。

但是手機還是很漂亮的,甚至被路邊攤老闆搭訕問什麼手機。小米4,三款手機售價最低但是個人覺得體驗式最好的,如果不在意這屎一樣的攝像頭。隨便刷機是真的爽,卡頓根本不存在,哪怕在水深火熱的2018。由於本人升入高三,故出手。現在想想甚至有點後悔。除了攝像頭和發熱嚴重,真的沒什麼缺點,801牛逼。

iPhone 6,親戚送的,講真這系統能加很多分,也是忍著卡頓仍然在用的原因之一,真的是賞心悅目。說實在的小6除了攝像頭,系統和精湛的做工以及遊戲體驗,幾乎全方位被小米4吊打。別和說什麼12系統流暢如新機,都是扯淡,實測TIM平均冷啟動5秒,微信冷啟動6秒,b站冷啟動4秒,掛後臺基本不存在,敢掛就殺給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6如此多的毛病仍然在用呢?

iPhone6 和當年同期發售的其他品牌手機,用到現在,已有多大差距

現在手上是一臺5s,當然不是發佈就買的。應該是15年買的手機,17年12月退役。最近自己的U11出了,等過幾天入魅族16,於是臨時借調用一下。

總體來說,這臺2013年發佈,用了接近3年的手機還是很驚豔。當然比起u11就是個渣,但如果對比同年9月份之後發佈的手機,可能依然牛逼到不行。

比如2014年華為發佈的p6,前段時間搞到一臺全新的,基本屬於只能用個微信拍個照的等級,發熱嚴重。可對比的是當年的801處理器的機型。比如米4,米note,魅族mx4這些。沒玩過,但世面上基本沒人使用了。5s在9.35系統下,如果滿足電池損耗不大,內存足夠這兩個條件的話,依然可以作為主力機型使用。

當然,應該看使用花費的總額。

假定回到2014年初,花5000買個16g的5S,用到2016年初,必然面臨內存太小,續航尿崩的囧境。2016年3月,在等小米5s上市那個期間,看了一下16g的5s的二手價,基本不會超過1800。也就是兩年花了3200。到今天又過了兩年,期間找華強北升級內存和電池,搞成一個32g的,電池新的5s,堅持用到現在,新增花費約600。也就是成本2400,今天世面上二手的5s基本不會超過500。兩年花費1900。如果堅持繼續用,屏幕小,續航差,卡頓,app不能更新,系統不敢更新這種問題絕對是存在並且一直噁心的。這些問題應該說從2017年起就開始噁心,噁心了一年半。

但如果買安卓,優化好的安卓能讓放心使用一兩年。14年2688誤入華為p6,應該是那一年最差的處理器,用到2016年初覺得難以忍受,688出了,兩年花費2000,3188再入手一個p9或者2998入手mate8,950處理器絕對能讓安心用到今天,系統也還在更新。而且電池尚未尿崩,屏幕還好,p9拍照依然牛逼。今天500賣掉,兩年花費2500。

四年綜合下來,安卓的體驗前兩年不如5s,後兩年直追而上反超。花費也略少一點。到了今天,2000+的安卓絕對不可能跟p6那個年代那麼菜了,835處理器的機型今天卡頓?不存在的。也就是今天買個2000+的安卓,別人買個4000+的果8,兩年後把安卓賣掉,再入一個2000+的安卓,對方換了電池繼續用果8,再過兩年同時賣出。前兩年獲得果8可能80%的體驗,後兩年將獲得它150%的體驗。總的花費是差不多的。

如果以4年為一個週期計算,用國產安卓,或者去年的國際大廠安卓,比如索尼HTC三星,面對蘋果這種超前領先的競爭對手,同樣的花費下,用安卓的人是把優秀的體驗延後,用蘋果是把優秀的體驗提前,而越用越糟糕。

這是比較而言的結論,蘋果也不是越用越糟糕,而是相對於科技的進步而言,先前的優勢會迅速弱化。今天拿出一個2016年初6000買的64g的6S,今天市價1300左右,三年成本4500左右。跟今年出的一票835和845機型的使用體驗怎麼比呢?蘋果以往的優勢是系統和處理器,實際使用性能跟理論性能接近。到了10nm時代,高通處理器不再受制於發熱降頻,處理器方面已經迅速跟上。哪怕有差距,日常使用也很難體現了。

蘋果的優勢就在於系統和生態了,這點安卓還任重道遠。但兩三年前的機器,應付今天的系統、軟件、圖形處理等要求就會吃力。體驗也會大不如當年新發的安卓。

數年前買蘋果,是因為買安卓只能買個新鮮,體驗會迅速變渣。而今天的安卓,已經完全有能力與蘋果一戰了。當然價格好像也在悄悄。不說了,坐等魅族16到貨通知去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