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語文閱讀題都有套路模式,但是爲什么小學不教答題思路,中學才開始?

王老倔1


正如題主所言,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語文閱讀題都有套路模式,但是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的教學重點確實不一樣,在教閱讀理解思路上也不一樣。原因在於:

一、小學語文閱讀理解題較為簡單,語文閱讀理解側重於用原文的話解答問答,因此教學的側重點在於教學生尊重文章本身,教會認真讀文章,認真讀題,再以題目返照原文,從原文中找到相關答案信息的能力,即使是拓展型的問題,也僅停留在“你想對某人說什麼?”這種簡單的情感交流,大多是送分題。另外在語言賞析類題目中多停留在理解比喻、擬人、誇張、反問等常見的修辭作用的分析上,而這類題的答題套路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肯定會講解。

二、小學高年級閱讀理解設題方式和解題技巧分析。

小學高年級的閱讀理解題設題比較單一,綜合性不強,審題難度不大。

1、理解加點字、詞的意思和作用題。對於小學低年級來說,僅限於理解加點字、詞的意思。能寫出加點字詞在原文中的意思就可以了。到了5、6年級加入了對加點字詞作用的解析,一般答出此字、詞表現了文中人或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即可。如下圖所示:

2、賞析句子題分為兩類,一類如下圖所示多和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有關,僅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第二類涉及句子修辭方式及表達效果,這兩類題相對都比較簡單。

雖然此類題答題有套路,但是和初中的句子賞析比起來可謂大巫見小巫了,初中句子賞析題要從結構特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表達手法以及與文章中心的聯繫各個角度都要考慮到,如果不講答題套路的話,學生很容易因角度不全而失分。

3、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內容或者歸納文章中心思想題也是小學語文閱讀中常考的難度較高的題型,具體解題套路如下圖所示:

此類題在中學考查時並不單純,大多不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內容是什麼,而是要解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因此要從全文結構及內容各種表達手法上來多角度解析,因此套路也最多。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理解題老師在講解時很少解析解題套路,原因一方面源於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所設題型較單一,多從原文中即可找到答案,因此只教孩子如何讀比教孩子如何答更重要。另一方面,進入初中、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型角度多樣,考試題型從表現手法到結構、內容的理解都遠遠超出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因此不講套路有可能就無法提高解題能力,因此中學、高中甚至大學老師講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套路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是多年來奮戰在一線的教師集體心血總結出來的。而小學老師多數沒有經歷嚴酷的升學壓力,因此對研究解題套路也就不那麼上心了。但也並不是所有小學老師都不講解題套路,該講的一點也不會落下。

以上指尖教育帝國原創,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期待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