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怎麼看電影

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剪輯大衛文案長樂

設計咩咩節目上傳草草二

Vol.39 未來,我們怎麼看電影

美國最大流媒體平臺Netflix(奈飛)這兩年跟戛納撕扯不斷。

去年奉俊昊和鮑姆巴赫的電影被戛納群嘲、抵制,今年戛納“掌門人”福茂則宣佈奈飛出品的電影無緣主競賽,奈飛本來要放到戛納的五部電影也臨時撤片。雖然二者的矛盾牽扯到的因素相當多,但僅從電影放映及發行方式來看,裡面所呈現的問題關係到我們每一個會看電影的人。

電影在未來的存續方式是否會因流媒體的發展而產生變革?大屏幕與小銀幕哪個更適應我們今天的生活節奏?VR到底是不是電影的未來?

嘉賓介紹

開寅

筆名「九隻蒼蠅撞牆」,生於北京,現居蒙特利爾。1997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學系。2011年獲得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索邦)電影理論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電影與意識形態、電影語言與技巧演變及中國電影史。曾任電影專業媒體編輯、記者,電影編劇、電影項目策劃。

Peter Cat

國內最為專業的電影節媒體深焦的聯合創始人,現從事電影國際發行、製片等工作。

節目概覽

03:14 - 14:00 嘉賓就這兩年Netflix與戛納之間的恩怨闡述自己的觀點及流媒體對傳統電影放映方式的挑戰

14:25 - 23:40 嘉賓聊自己的觀影習慣及不同媒體上電影的美學觀念分歧。對比電視對電影院的衝擊,流媒體對電影院的衝擊甚至更大。國內引進片的刪減對於觀影選擇產生的影響

24:09 - 41:00 從《小偷家族》談國內電影市場氛圍,藝術電影在國內的現狀與大眾品味。中國的電影文化氛圍較為特殊,看電影更像是一種“運動”。電影院文化在當前階段的各種樣貌。

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41:20 - 48:25 從蔡明亮與盜版的糾紛談國內的盜版文化及影響。電影作為文化產品的價值該從什麼角度判斷。

48:40 - 54: 27 對於盧米埃爾兄弟與愛迪生髮明兩種觀影性質的討論,二者的區別是否就是傳統觀影與未來觀影的雛形。VR到底能不能做電影,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不是與電影本體南轅北轍。

54:30 - 01:04:00 《託尼·厄德曼》與《燃燒》都經歷了戛納場刊評分炸裂,資源放出評分下滑的情況,這種狀況是不是與觀影方式及氛圍有很大關係。兩位嘉賓就此展開激烈辯論

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01:04:10 - 結尾 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觀影行為的影響。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面對海量選擇時,碎片化的趨勢在任何領域無法阻擋。算法對於觀影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與侷限。Peter Cat 推薦《盛夏》。

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歡迎關注“後浪劇場”微信服務號houlangjuchang,本期節目彩蛋將會在服務號獨家推送。

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歌曲推薦

Лето (Запись 1982) - Зоопарк

出自電影《盛夏》( Лето,2018)

相關節目

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