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哭著求我別打差評,被我拒絕了


外賣小哥哭著求我別打差評,被我拒絕了

文 / 西門君

圖 / 網絡

1.

作為自由職業者,每天最頭疼的問題就是——中午吃什麼?

還好,我不是一個選擇恐懼症特別嚴重的人,所以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牛肉湯粉,就決定是你啦!”

然後,我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我下單的時候是十一點,正常送到的時間是十一點半,可是到了那個時間點,半個人影都沒有見到。

起初我覺得,遲到一小會很正常,但是等到十二點半的時候,我開始有點火氣了,立馬撥通了外賣小哥的電話。對方一邊道歉,一邊強調“在路上了! ”

我的第一反應,一般說這話的,都是剛出發。

等到我拿到外賣那一刻,時間已經到了兩點整,而且發現湯也撒了一點出來。

“真是不好意思!我在之前的那家發生了一點不愉快,然後您的小區也比較繞,耽誤您的用餐心情了!抱歉抱歉,希望您不要打差評啊!”

外賣小哥做出雙手合十的致歉手勢,眼角流著不知是汗水還是眼淚的液體。

“辛苦了,但是這個差評,我該給還是給。”我義正言辭道。

外賣小哥抿了一下嘴巴,垂下眼眉,講了一句“祝您用餐愉快”之後,悻悻地走了。

看著他跌跌撞撞的背影,我按捺著噴湧而出的心酸,點下了“差評”的按鈕。

希望他不會怪我。

外賣小哥哭著求我別打差評,被我拒絕了

2.

一個差評對於外賣的人員有多嚴重?聽說,輕則罰款,重則開除。還記得之前有個外賣小哥在雨中痛哭的視頻吧?看的人那叫一個揪心。

大家都同情服務行業不容易,所以幾乎不怎麼給差評。

可是,西門君一直有個觀點——不分青紅皂白的同情,百害而無一利。

拿外賣行業來說,差評或者好評這個機制存在是有它必要性的。

它讓背後的公司知道自己的運轉系統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以便去改進和完善。

如果每一個消費者都不願意去打差評,或者總是昧著良心打好評,那這家公司就難以發現自身的問題,這將會導致嚴重的“蝴蝶效應”。

打個比方,假設今天這個外賣小哥沒有收到投訴的懲罰,他就會心生僥倖,膽子越來越肥,別說撒一勺湯了,以後他把湯丟了都敢騙你說你的牛肉粉是幹吃的。

今天我們為了打差評,不得不扮演了一把“惡人”,但是這種“惡”,某種程度正是“善”。

因為我的諫言,外賣平臺改善了運轉機制,外賣小哥提高了偷懶成本,許許多多數不清的人會因此免受捱餓之苦。

說到飢餓,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狠下心的原因——你啥時候惹我不好啊,偏偏要在我餓的時候惹我?!

人處於捱餓狀態的時候,身體和情緒都蒙受了折磨,這不是一個賠償就能了結的事。

何況,如果因為你的遲到導致我來不及吃飯,結果下午談客戶的時候狀態很差,這件事誰來負責?

給違反規則的外賣小哥打差評,是對他造成消費者損失的應有懲罰。

當然,懲罰本身不是目的。我們打差評的目的是為了鞭策他,警醒他,在他的頭上懸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外賣小哥哭著求我別打差評,被我拒絕了

3.

有人可能說,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外賣小哥會送餐遲到,肯定不是故意的。

這話乍一聽是對的,可是禁不起推敲。

不論是哪個行業,犯錯就是犯錯,他人不可能因為你的錯誤是無心之舉,就對你寬宏大量。

如果今天我們對外賣小哥的過錯網開一面,以後我們需要原諒的事,多了去了。

接你的滴滴司機說,繞路是因為導航問題,你笑著說“沒事。”

你的菜裡有蟲子,服務員說不聲張的話打五折,你笑著說“好的。”

保姆打碎了你家的古董,你笑著......笑個屁!那一刻,你終於發現自己沒法原諒了。

因為你發現自己壓抑太久的怒火,已如同火山迸發不可遏制了。

可是,這枚惡果,正是當時你親手埋下的種子長大而成。

你一次次的寬容,讓所謂的反饋機制形同虛設,整個評論區真假難辨。長此以往,劣幣遲早會驅逐良幣。

壞人的出現,可能並非是自己的墮落,而是好人的縱容。

我可以接受外賣小哥的道歉,挨著餓微笑說“下次注意”,但是這個差評,原諒我非打不可。

我支付了金錢,你犯了錯,就理應受到懲罰,因為你違反了契約精神。而“契約精神”,正是我們社會賴以生存的根基。

你被我投了訴,很憋屈,心裡大罵我是混蛋,這些我都欣然接受。但是我希望你明白,今天我對你的“殘忍”,正是我對你最大的溫柔。

想一想你那些風雨無阻,準時準點送達的同行,如果今天我放過你一馬,他們的勤懇還有什麼意義呢?

對方做的好,你就給好評,對方做的不好,你就給差評。實事求是,不好嗎?

不要讓你的泛濫的同情心以及偽善,成為那顆破壞社會秩序天平的鏽釘。

外賣小哥哭著求我別打差評,被我拒絕了

ABOUT ME

西門君,前《跑男》一二季現場導演,

目前正在就讀浙大傳播學在職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