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兩處不可思議之處

《水滸傳》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不愧為我中華泱泱大國的珍寶。裡面的人物個個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可是由於施耐庵老師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女性地位底下,所以在名著裡也透露出輕視女人的傾向。

《水滸傳》中兩處不可思議之處

《水滸傳》中的女性,除了林娘子、瓊英、李師師和那三位女英雄,其他的以不守婦道、姦夫淫婦的居多,閻婆惜、潘金蓮、潘巧雲等等,都是男盜女娼,不守倫理綱常之流,讓人鄙視,直到現在還遺臭萬年。可是裡面卻又兩個讓人不可思議之處。一個是一丈青扈三娘,長的貌美如花,以至於讓王英這個色心滅魔看的眼都直了,心裡直癢癢,兩人對打由於心不在焉被扈三娘活捉。可是後來大破祝家莊,李逵屠了扈家莊,將扈三孃的一家差點殺盡(跑了個扈三孃的哥哥扈成),可是不可思議的是扈三娘沒有任何怨言的投降了梁山,更是沒有任何怨言的嫁給了王英。好像李逵殺了她的一家跟他沒有任何關係,理所應當。看了幾遍名著,就是感覺李逵殺了扈三娘一家理所應當,宋江沒有責備,扈三娘也是一句責備的話也沒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如果扈三娘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她妄稱好漢。可是她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不知道施耐庵老師是怎麼想的。

《水滸傳》中兩處不可思議之處

可是後來李逵摔死了小衙門,施耐庵老師又想起來了,於是又有朱仝跟李逵沒有完,不能看見李逵,看見就要殺李逵了。但是很快又忘了,雙槍將董平歸順梁山後殺了程太守一家,卻強納程太守的女兒為妻,而程太守的女兒也是一點反抗也沒有。可能在施耐庵老師的眼裡女人就應該逆來順受,在那個年代是不能反抗男尊女卑的。所以把好漢寫的越來越高,把女的寫的十分卑微,連一點地位都沒有。

《水滸傳》中兩處不可思議之處

另一處就是楊志上梁山。“青面獸”也是施耐庵老師重點刻畫的英雄。此人一生黴運不斷,失陷花石綱,走高俅的路復職未果,走投無路時賣刀殺了牛二。充軍刺配到大名府,受到梁中書的重視,可是黴運不斷,被托塔天王晁蓋、吳用等人又智取了生辰綱,只得到二龍山落草。

《水滸傳》中兩處不可思議之處

楊志也是兩次才上了梁山,第一次上梁山時,白衣秀士王倫讓他入夥,他感覺自己還沒有山窮水盡,所以拒絕了。第二次是三山一起歸順梁山的,按理說楊志上二龍山是晁蓋、吳用等人逼迫的,歸順梁山也可以,他總得提出自己的一些條件,可是他一句話也沒有。我想就二龍山歸順梁山這件事,楊志肯定是不願意的,因為如果沒有晁蓋他們楊志可能和大名府的急先鋒索超的官職一樣高了,自己也可以穿著官服耀武揚威,人前顯貴,鰲裡奪尊,更不會背上賊的罵名,自己是賊怎麼能對的起自己的身份――楊家將後代。再說去了梁山面對自己曾經的敵人,自己不整天惱火才怪呢。

《水滸傳》中兩處不可思議之處

可是楊志什麼都沒有說,甚至在大排名時,他位居天罡第17名,不如二龍山的三當家排名14的武松,甚至連兩個最後的天罡星排名15的董平,排名16的張清都不如。董平張清是最後上梁山的天罡星,按理說他們對梁山的貢獻和資歷都不如楊志,可是楊志還是沒有說什麼。這是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如果把楊志排在武松之後,還情有可原,可是用董平張清把楊志和武松隔開,又是什麼意思。所以這是我覺得楊志上梁山卻心甘情願,面對排名無動於衷不可思議。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