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屯留:「蝸居」的變遷

1968年我到長治市一家企業上班,至退休回家鄉居住,其間幾十年我親眼目睹和見證了城鄉變遷。

「改革開放四十年」屯留:“蝸居”的變遷

三四十年前,假日裡我每次回家,一過屯留縣城從鴉兒堰村往西,所見各村則是與城市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我們張店村也不例外:土坯房七高八低、小街道七扭八拐、道路高低坑窪、農民貧窮疾苦、村裡冷冷清清……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四十年來城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車多了,路寬了,天藍了,水綠了,氣清了,房新了,樓高了,糧多了,袋鼓了,農民富足了,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口袋裡錢多了,自然就要舊貌換新顏。家家戶戶“爭先恐後”地推倒舊土房,蓋起紅磚紅瓦新洋房,有的起二層三層,也有的乾脆到縣城或市裡買有電梯的商品樓。過去吃糠咽菜艱苦度日,如今大米白麵、雞鴨魚肉;過去憑布票、糧票等票證購買商品,如今商店、超市應有盡有,有的還通過電商買遍全國;過去煤油燈下看書寫作業、縫補鞋襪;如今是電燈明晃晃,幹啥都方便;過去寫信傳信息,三五天才能到達,如今是電話、手機隨便打,拿在手裡通天下……真是:改革開放天地寬,人民幸福笑開顏。

「改革開放四十年」屯留:“蝸居”的變遷

就拿我家來說,就是一個極好的見證。我1947年出生在盤秀山西北山腳下,一個叫煤窯溝的一孔破窯裡。6歲那年因狼吃弟弟之故,我娘帶上妹妹另嫁了他人。1954年我跟隨爺爺奶奶父親來到了張店村,也是住在一孔土窯裡,在那幾十年裡經歷了坎坎坷坷和種種艱難。1971年,父親在奶奶住的窯旁給我打了一孔約15平米的小窯,成了我完婚生兒育女的小“蝸居”,而且一住就是20年。1993年春,儘管當時工資僅幾百元,我和妻子決定建新窯,用去鋼筋1噸多、水泥4噸、白灰5噸、紅磚2萬塊,建起了兩孔互為套間的四孔窯洞,外觀像平房內看是窯洞。每孔窯直牆高3.2米,地面至弧高4米,淨寬3.5米,進深7米,約合100多平米。寬敞敞明亮亮,與那“小蝸窩”真是天壤之別。而且每兩孔套間窯裡邊的窗戶高2米、寬3米,就連做門窗的木匠師傅都嘖嘖稱讚:“我做了大半輩子木匠,這是我做的最大的門窗口。”

「改革開放四十年」屯留:“蝸居”的變遷

我也許命中註定與窯有緣,出生在破窯裡,結婚生子在“蝸窯”裡,如今又住在亮堂堂的磚窯裡。而且住慣了窯洞,甚感其冬暖夏涼之舒適與愜意。每天坐在沙發上讀書看報看電視,睡在大床上做著小康美夢,真是悠哉悠哉。現今家裡有空調、冰箱、電扇、暖氣、電話、手機、彩電、網絡,坐在家裡就可知曉天下事和精彩世界。真是黨奏時代圓夢曲,民織小康錦繡圖;祖國進入新時代,我家迎來好年景。生活在四季花常開,令人心曠神怡花園般的小院裡,我有感而發,又編了一副對聯:“看鉅變昔日蝸居改舊貌,讚美景今朝新居樂逍遙”。

我們偉大祖國改革開放“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在實現“一個也不能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之際,我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早日實現!(來源:屯留縣新聞中心 田保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