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以「最美家庭」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8月21日,“最美家庭講好家訓”巡迴演講團走進豐縣中陽裡街道,吸引300多人觀看學習。兩位農村婦女在聆聽謝淑華“拉著板車帶母親旅遊”的故事時,多次流淚,主動要求加入謝淑華組織的孝老敬親志願團隊。她們說:“總以為這些先進啊典型啊離我們很遠,原來,她們就在我們身邊!”

是啊,好人就在身邊。如今,行走在美麗的古彭大地,我們常會在不經意間與“最美家庭”不期而遇……

她叫鬱雪群,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卻先後辦起15個“向日葵閱讀點”,讓數百名留守兒童能夠徜徉在書的海洋;

她叫陳士莉,是一名檢察官,她曾推動市檢察院在全國率先實行公益訴訟專家庫制度,並促成全國首例開庭審理的檢察機關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她叫周長芝,先後創辦三家敬老院,為16位抗戰老兵、26位孤寡老人提供免費入住,為156位困境老人減免費用100多萬元;

……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美家庭”。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自全國婦聯、省婦聯啟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以來,徐州市率先響應並積極行動,先後舉辦家風家訓評議會1578場、“最美家庭”故事會1987場,展示“家風家訓”2萬餘條,徵集各類“最美家庭”1120戶,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5年來,全市共“找”出全國“最美家庭”10戶,省“最美家庭”19戶,周長芝、張景宏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

為推進“最美家庭”創建活動常態化開展,我市在全國率先創建了“最美家庭工作室”,創新實施“最美家庭”365行動,開展“家風促政風·德政雙提升”家風展示、“最美家規家訓”徵集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與江蘇師範大學聯合成立全國首家“家文化研究院”,為家庭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

為有效激發典型“群體效應”,市婦聯指導全國“最美家庭”謝淑華帶動豐縣成立十餘個愛心團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幫助全國“最美家庭”班開玲成立“最美家庭”工作室,為社區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00餘例;利用微信平臺建立“最美家庭志願圈”,吸引近百名“圈友”線上線下互做公益;堅持典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開展“最美家庭講好家訓”千場巡講活動,舉辦報告會、組建小分隊下基層,與群眾零距離交流。

優良的家風,是愛的傳承,是善的延續。“最美家庭”的優秀事蹟感動、感染著全市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公益事業,奉獻愛心,服務社會。徐州市婦聯順勢打響了“罐”愛行動品牌,吸引上萬戶家庭、數百家單位參與愛心儲蓄罐的認購,共為各類困境兒童募集資金125.6萬餘元。全市招募“愛心媽媽”55000名,成長夥伴9萬名,45007名困境兒童全部找到了“愛心媽媽”和“成長夥伴”。

以“罐”愛行動為抓手,市婦聯通過項目示範、骨幹帶動、志願服務、資源整合等措施,進一步凝聚愛心力量和社會資源,募集資金406.6萬餘元,爭取各類資金總計超過700萬元,受益群眾超過500萬人次。

如今,從鄉村院落到城市街頭,從電視熒屏到報紙網絡,從基層社區到街頭巷尾,徐州正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尋找“最美家庭”熱潮,美德的傳遞在萬千家庭中盪漾開來,德善的力量在古彭大地上久久凝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