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家貧身殘的男子,現在是生命的強者,竟還是一個有文學情懷的人

萬安李雲鵬從家貧身殘到生命強者

曾經家貧身殘的男子,現在是生命的強者,竟還是一個有文學情懷的人

圖為李雲鵬自家菜地

“往來古今事,留去一瞬間。縱令身成灰,大愛滿人寰。”近日,這首名為《讓生命重回大地》的詩歌被各個網站競相轉發,詩的作者是一位殘疾人,也是一名貧困戶。他自幼愛好文學,即便家境貧困身體殘疾也沒有選擇向命運低頭,而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和一種文學的情懷,散發著生命的餘熱。他志願捐贈全身器官的精神深深感動著萬安縣的每一位公民。他就是萬安縣麻源墾殖場的李雲鵬。

曾經家貧身殘的男子,現在是生命的強者,竟還是一個有文學情懷的人

他就是李雲鵬

富有詩情和激情的李雲鵬,其命運卻是多舛。1965年出生的他本來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夫妻倆靠打零工、做農活維持生計。1992年,剛滿6個月的大兒子患上腦膜炎成為智障兒,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禍不單行,2011年,李雲鵬又患上降結腸癌,手術費加上住院費高達20多萬元,李雲鵬只能選擇四處借錢和貸款。2015年,他又患上肌肉萎縮症,在南昌住院一個月花費4萬元,無法根治的肌肉萎縮症影響了他右腿正常的行走。基本失去勞動能力的他,難以養家餬口,各種病痛也在折磨著他。

“凡是啥賺錢,只要不違法違規的,我都敢做吃螃蟹第一人。”低沉了一段時間後,李雲鵬發憤圖強,發誓要讓這個家好起來。基於李雲鵬家裡的情況,政府將他認定為貧困戶。敢闖敢試的李雲鵬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積極學習農業技術,主動爭取參加了縣裡辦的果業栽培培訓班。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他硬是用瘦弱的病軀承擔起了7畝桔園和2畝橙子園的種植管護,每年收益達1.7萬元以上。2016年,他毅然申請貸款,率先安裝功率3.12KW、年發電量1500度以上的光伏微型發電站。他的家庭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1萬元猛增到2017年的近4萬元。2017年,李雲鵬榮獲“村級、場級脫貧先進戶”稱號。

曾經家貧身殘的男子,現在是生命的強者,竟還是一個有文學情懷的人

圖為李雲鵬在種植園勞作

脫貧後的李雲鵬時刻感念黨恩,總想著回報社會。因為本身對文學感興趣,在空餘時間他免費輔導附近的孩子寫作文,寫得好的還會買一些小玩意兒作為獎勵。同時,他還義務擔當了光伏發電產業宣傳志願者,在打理好自己的光伏發電站的同時,與其他社員一起義務管護100KW場級光伏電站。“他經常為我們場做義工又不計回報,你別看他的腿不方便,遇到事情他總是第一個上,這讓我們很感動。”麻源墾殖場一村民說道。李雲鵬還用他的筆宣傳扶貧政策,在報端抒發感恩之情。他在《江西日報》《井岡山報》和各級網絡傳媒上發表了《萬安為貧困戶融資開通綠色通道》《萬安大力培養“證式”農民》等報道文章30多篇。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雲鵬看到電視上播出一則有關捐獻遺體治病救人的消息,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捐獻遺體,去幫助更多的人重獲新生。2018年3月22日,腿腳不便的李雲鵬一大早便和大兒子來到縣紅十字會,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紅十字會志願捐獻遺體申請登記表》,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雙雙成為了遺體捐贈者。

曾經家貧身殘的男子,現在是生命的強者,竟還是一個有文學情懷的人

圖為李雲鵬父子


家貧身殘中,李雲鵬自強不息,敢為人先,在原本灰色的生活中奮力塗上絢麗的色彩。感恩助人中,他志願服務場裡,捐獻遺體器官,無私奉獻自我。他依靠奮鬥成生命強者,也成為了貧困戶中的文明代言人。

曾經家貧身殘的男子,現在是生命的強者,竟還是一個有文學情懷的人

幸福的一家人


萬安縣殘聯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