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也許能夠代替水成爲尋找外星生命的條件之一

目前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還都是以地球生命形成標準來尋找的,地球生命的形成模式首先是需要一個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天文學中叫類地行星,但是這種類地行星卻和行星分類中的類地行星又不一樣,而是又被加上了幾個前提條件。

即位於恆星的宜居帶上,和地球的質量差不多,擁有自己的大氣層,這是天文觀測上能達到的條件,甚至氧氣含量也能從色譜中分析出來,但是這樣的星球上要有生命的話,還有一項重要條件,那就是必須得有水,這一點還是不能直接觀測到的。

氨也許能夠代替水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條件之一

雖然沒有證據說水是生命出現唯一的載體,但有了水之後,生命真的容易出現得多。原因如下:

第一,要維持生命,溶劑是至關重要的。有了溶劑,生物才可能發生新陳代謝,才可能吸收外界的營養和排除體內的廢料。而比起其它溶劑,水是一種相當容易形成的分子,它的化學結構簡單,只由氫和氧組成,分別是宇宙含量第一和第三的元素。

第二,水的溶沸點分別為0攝氏度和100攝氏度,這個溫度區間恰好是大多數有機分子可以參與反應而又不至於結構被破壞的溫度區間。是有機分子發生反應的理想環境。而其它溶液沒有這麼好的溶沸點性質,不是熔點太高就是沸點太低。

第三,水有著反常的高比熱容,要蒸發一公斤的水需要消耗接近600千卡的熱量!這使得以水作為載體的生命對外界溫度的變化有著更強的抵抗外界溫度變化的能力。

氨也許能夠代替水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條件之一

當然這只是以地球生命為參考點,理論上來說,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方式可能是任何形式,而類似於像人類這樣的碳基生命體只是其中的一種。生命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外星生命可能和人類不一樣,我們地球生命的生存,需要氧氣和水,外星生命需要的條件可能也是不一樣的。

外星生命可能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的;外星生命可能是機器人;外星生命可能是以等離子體形式存在的;外星人可能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

氨也許能夠代替水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條件之一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種的化學元素都會在不同的物理條件下、有不同的運動表現,甚至連化學作用的能力都會有所改變,所以,氧氣和水之於地球生物來講,雖是必不可少的兩種物質元素,但在別的星球上卻不能肯定其作用。

科學家在進行生命探索以及種群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如果有某種物質能夠代替水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就是氨,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氨和水有一些特質是很相似的,水和氨都可以以自身為基礎,形成新的化合物,那麼既然如此,以氨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生物架構,就如同以水為前提下形成地球現在的生態圈一樣,氨也同樣可以形成類似的一套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