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如果沒有15年前的縱身一躍

愚人節還只是愚人節

大部分人會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給過於單調的生活添點熱鬧

直到2003年的愚人節

這一天

不少人第一次感覺到愚人節

既是戲謔又是殘酷的存在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不知不覺,又快到4月1日,張國榮逝世15週年。15年轉眼而過,但是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從未忘記哥哥。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今天一起聆聽張國榮的精彩演唱,在歌聲中一起懷念他。也說一說你最愛哥哥的哪一首歌?

風繼續吹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這首《風繼續吹》源自1980年山口百惠演唱的日語版《再見的另一方》,後來在1983年由鄭國江改歌詞為《風繼續吹》,由張國榮演唱,併成為他的成名曲,所以對這首處在成功轉折點上的歌顯的無比重視和懷念。

Monica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歌曲《Monica》是很多內地歌迷接觸的第一首張國榮的歌,“Thanks Thanks Thanks……Monica,誰能代替你地位”,強勁的節拍、熱辣的演唱,傾倒無數歌迷。

當年情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當年情》是一首看似是情歌,但其實是一首超越情歌的作品。歌曲以溫馨和誠摯的心緒,來感謝人生中的知己好友。作為電影《英雄本色》的主題曲,《當年情》為影片增色不少,其青蔥氣息濃郁的音樂氛圍,更是為這部場面火爆、結局慘烈的電影,起到了重要的中和作用。

倩女幽魂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作為電影《倩女幽魂》的主題曲,張國榮演唱的這首歌曲充分發揮了古典風的特色,林間小溪潺潺,樓上琴簫迭起,他都演唱得恰當好處,可謂達到了曲調悠揚、詞境幽遠的意境。當然,《倩女幽魂》之所以風靡華語樂壇,除了張國榮的深情演繹,還有黃沾的詞曲,這首歌因為張國榮與黃沾“雙劍合璧”而紅極一時。

無心睡眠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無心睡眠》是林敏聰填詞,郭小霖譜曲,由張國榮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收錄在張國榮1987年的專輯《Summer Romance'87》中 。並榮獲多項樂壇大獎。1987年,張國榮憑藉《無心睡眠》這首歌曲獲得當年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

沉默是金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沉默是金》是張國榮與許冠傑合作的經典之作,是一首傳唱度很高的粵語名曲。這首歌由張國榮作曲,歌曲旋律採用了古曲加流行元素的結合,聽來很新鮮,古箏的運用也十分出彩。這首歌體現了人生就應該“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不理別人的閒言碎語,人生才能無所拘束,方能活得精彩。

側面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側面》是林夕為張國榮所填寫的第三首歌詞,收錄在哥哥1989年的同名專輯裡。如果沒有日後九十年代中後期的復出,林夕幾乎可以是張國榮音樂世界裡可以被忽略的一個詞人。

明星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張國榮在《明星》裡唱過“當你見到星河燦爛,求你在心中記住我。”這首歌更像某種預示。每年此刻,喜歡著他的人們總會把記憶倒退,匯聚成天上銀河的星星,彷彿是我們想念他的那道耀眼光輝。

風再起時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風再起時》是哥哥當年告別歌壇時寫給自己的歌,哥哥自己作曲,陳少琪填詞。在1992年許冠傑宣佈自己告別歌壇群星向他致敬的那個party上許冠傑說當年寫了一首《急流勇退》準備送給哥哥,豈料還沒送給他這首歌便知道了哥哥寫個了自己這首《風再起時》。

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是1992年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的主題曲、片尾曲,原唱是林憶蓮和李宗盛。張國榮在翻唱的時候,在開頭加上了一段京劇唱詞。這段京劇唱詞出自京劇《霸王別姬》,項羽:“哎呀,依孤看來,今日是你我分離之日呀……”接著就是“往事不要再提……”張國榮巧妙編排是這首歌顯得更有韻味。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1994年,張國榮的這首《追》因《金枝玉葉》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電影本沒有精彩到經典,卻因為哥哥的演繹變經典,這首歌詞並沒好到洞穿生活,卻因他的唱穿越了生活,變成永恆遊走在時空裡的聲音。無可能拒絕這把聲、感情飽滿卻收放自如,“追”時放,“笑”時收。好光陰並不會太多,一分鐘都珍貴。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紅》是張國榮簽約滾石後推出的第二張唱片,也是一張全粵語專輯。充滿象徵主義的主打歌《紅》是張國榮親自作曲,在鼓聲的碰撞中,營造出無比曖昧的情緒,妖嬈無雙。配合林夕的歌詞,把張國榮任性、華麗而風情萬種的氣質抒發得淋漓盡致。

月亮代表我的心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1997年4月1日,張國榮Leslie,連續60場的“跨越97”世界巡迴演唱會啟幕。演唱會期間,張國榮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獻給母親以及生命中摯愛的“好朋友唐先生”。41歲那年,張國榮又一次成為報章流言蜚語的焦點。

哥哥在世之時,為我們帶來了眾多優秀的熒幕作品和永垂不朽的好音樂。哥哥的一生都在做他自己,就像他唱的《我》:“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當張國榮說要寫首歌,第一句是“I am what I am”,作詞人林夕便心領神會。一曲兩詞,成就了這首《我》。而張國榮更偏愛國語版,2000年熱情演唱會上,每場唱兩遍,中場一遍,結束一遍。而林夕說,為張國榮寫《我》是這輩子最光榮的一件事,或許因為他的詞寫出了張國榮的一生吧!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這麼遠,那麼近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在《這麼遠,那麼近》那首歌裡,張國榮有這樣一句旁白:“我由布魯塞爾坐火車去阿姆斯特丹,望著窗外面飛過了幾十個小鎮、幾千裡土地、幾千萬個人。 我懷疑,我們人生裡面唯一可以相遇的機會,已經錯過了。”無一字談及掛念,可每個字都在傾訴著掛念,這樣對待一個從未曾碰面,卻似相識已久的人,我覺得有兩字可以形容:“溫柔”。對於許多榮迷來說,張國榮大概也是類似這樣一種“錯過相遇”的存在,有類似這樣綿遠細緻的掛念。

張國榮曾在告別演唱會上發表了一段演講,講述了自己的演藝歌唱生涯,最後的那句“你們來送我,我很滿足,謝謝!”令人動容。14年過去了,年華逝水縱去,我念你情懷如昨,願哥哥在天堂一切安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當哥哥的音樂再次響起,彷彿他從不曾離我們遠去。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結語:慶幸著不管過了多少年,依然有那麼多喜歡張國榮的粉絲在懷念他,同時也在感嘆這是怎樣一個有才又有人格魅力的人


人生不易,願你善良。

我是麵包樹下的貓,找我看運氣,如果我不在線,我一定在釣魚。

年少不聽張國榮,聽懂已是傷心人


有話對貓說,就在下面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