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住自己,不生气,需要学会沟通技巧

一个成熟的人,无论情况多糟糕,也要守住分寸;

无论心里多愤怒,也要拿捏住尺度。

因为你坚持的不只是礼貌,而是立世为人的品性

但是生为常人,几乎很难不生气,而生气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和控制,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

这是人之常情。如何面对他它?应该从几方面下手:

首先,从心理上理解并接受它,当我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觉得失望,由失望而引发种种负面情绪,生气即是其一。

生气后怎么反应也要看对象,试着想一想:狗咬了你,难道你也要反咬一口吗

有个故事说的就是,罗斯福总统被一个记者用鞋子扔(类似扔鸡蛋的效果),但是总统并没有生气,也没有任何回应。

一个总统如果去和平民计较,那就有失体面了;一个地位高的人哪怕遭受言语的刺激、行为攻击,自然也是不会理会地位比他低的人。

和蠢人生气,那是自降身价,贬低自己。和敌人生气,输了气度,和朋友生气,难受自己,伤了感情。和傻瓜生气,最不值得。

控制住自己,不生气,需要学会沟通技巧

其次,面对家人、朋友、同事,生气时就应该学会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非暴力沟通》中有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只观察,不评论

观察是描述客观现实,评论是加入自己的看法、总结。

有一句话是说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可见只观察、不评论有多难。

举个约会迟到的例子:

“你怎么总是迟到?” 这是评论。

“你最近已经连续迟到三次了。” 这是观察。

如果你讲的是观察到的现实,对方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你直接给对方下定论,TA 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反驳。

控制住自己,不生气,需要学会沟通技巧

说感受,不判断

感受是指自己的切身体会,判断是下定义。

比如对方有事情瞒着你时:

“你为什么要骗我,你肯定不在乎我了!” 这是判断。

“你已经瞒着我两回了,我很难过,你如果有什么苦衷可以说出来。” 这是感受。

你看,同样的一件事儿,判断会直接将对方定义为 “不在乎”。而感受就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理解你的期待和需求。

只请求,不命令

请求是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命令是发布权威性的指示。

继续以约会迟到为例:

“你以后别迟到了!” 这是命令。

“你连续三次迟到了,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我希望你以后能按时赶到,如果不能,请提前告诉我,好吗?” 这是请求。

提出请求之后,我们还需要具体化请求的细节,告诉对方我们想让 TA 做到怎样的程度。接着,了解对方的反馈,问一句 TA 是否明白你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能否接受你的请求。

控制住自己,不生气,需要学会沟通技巧

记住,生气的目的不是宣泄情绪,而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就事论事,找到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