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合肥│下好創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動能——合肥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央媒看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作為第二個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合肥出乎很多人意料。

這個40年前的“江淮小邑”,憑藉“先行一步”的改革魄力,潛心科研、培育產業、吸引人才,轉身一變成為“創新高地”。

科技創新爆發出的巨大生產力,使合肥一路“跨欄”式奔跑。十八大以來,GDP年均增長10.1%,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綜合實力進入省會城市前10位,成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

騰“巢”安“鳳”:經年打造國家科學中心

“五平方公里五萬人,五條馬路五盞燈。”這是百姓口中合肥最初的模樣。

但是,這個“小城”有敞開胸懷接納科研院所的“大肚量”,也埋藏下了發展的種子。

合肥從困難時期就騰出最好校舍安置遷來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隨後電子工業部16所、38所、43所相繼遷入,到1985年,合肥共有省級及以上科研院所多達64個。

上世紀80年代,院士何多慧帶領一批年輕人組建了同步輻射實驗室。依託同步輻射、超導託卡馬克和穩態強磁場三個大科學裝置群和量子科技設施等,發源於合肥的重大原始創新接連引起世界矚目。2017年1月,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國家正式批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央媒看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科學島上的大科學裝置

從編制濱湖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等規劃,到配套出臺“國內外頂尖人才引領計劃”,再到主動對接國家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合肥不斷聚焦原始創新。

2016年開始,合肥超導質子研發團隊將託卡馬克實驗裝置涉及的超導核聚變技術產業化,自主研製超導質子治療系統。與傳統放療相比,新系統能夠讓正常組織遭受的輻射劑量減少達60%。治療設備明年將進入調試階段,未來有望大幅度降低治療成本。

“工業立市”:創新成就骨幹企業

“隨著沿海產業轉移,合肥在2005年叫響‘工業立市’的口號,通過代建廠房、股權合作等方式讓企業用最短的時間落地,家電、汽車、顯示屏等支柱產業平地而起。”合肥市經信委中小企業局局長王十朋說。

在廣東工作的時乾中選擇回到安徽。“當時美菱、榮事達等大品牌帶動,合肥已經形成了家電產業鏈集群,工業企業落戶還有政策優待。”

今天,打開冰箱門,就有6成概率看到安徽萬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門封條。在冰箱領域能耗競賽升級的當前,萬朗磁塑已經能參與到客戶的產品研發中,提供冰箱門體解決方案,還先後在泰國、波蘭、越南、墨西哥等國建廠。

抓住龍頭企業,配套從產業規劃、資金支持到人才培養的扶持政策,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產業創新由“盆景”變成“風景”。

2008年,合肥投資引進了因高研發投入而揹負巨大資金壓力的京東方。10年來,合肥的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佈局,國內首條液晶面板6代線、8.5代線和全球首條10.5代線先後建成,成為世界最大的新型顯示面板生產基地。

央媒看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鳥瞰京東方 記者蘇玲攝

“創新活動見效需要時間,不僅靠市場無形之手,更需要政府勇擔當、敢拍板。”安徽省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鬍功傑說。

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研發平臺,取消和下放原有72%的行政審批事項……企業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數據顯示,目前,位於合肥的國家與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總數達550個。在汽車、光伏、集成電路等領域,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加速成長。

打破藩籬:激發活力助力騰飛

早在2009年,合肥就“悄悄”地將科技成果鑑定圖章鎖到了保險箱,以市場論英雄。

“當時這是冒險之舉。”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長何江說,“但只有打破體制藩籬,為科研人員鬆綁,才能激活科技生產力。”

產業支持資源分散在各個部門,就整合起來,以“量身定製”的綜合政策體系推進重點產業發展;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初期融資難,就重點解決,“合創券”將事後獎補前置,“投保貸”疊加擔保與投資……

研二在讀的韓東成沒想到,2年後,自己會成為一家估值上億公司的董事長。他與團隊在校期間突破了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的關鍵技術瓶頸,手機上的地球圖片透過這種“玻璃”就能顯示在空氣裡,科幻電影裡的無介質呈像成為現實。

2016年8月,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合肥市高新區。“高新區特事特辦,以天使投資基金的方式去年底給了我們800萬,一次性到賬,買設備不用愁了,年底就能實現量產。”韓東成說。

央媒看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在合肥,人人講創新聊創新,發自內心尊重科技人才。“合肥市的第一條供暖線就是給中科大的。”何江說。

要“聚才”,更要“愛才”。合肥市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用於獎勵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比例可達90%,開展股權和分紅激勵的企業已達170家,激勵總額近4.7億元,“合肥突出貢獻人才獎”的入選者每人可得100萬元獎勵。

目前,合肥擁有“兩院”院士10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52人。人才培植、聚集效應,將助力合肥新時代新騰飛。

新華社合肥10月14日電 記者汪奧娜

央媒看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合肥市文明辦於2014年2月推出“文明合肥”微信公眾帳號。關注“文明合肥”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到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設領域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動態信息及相關知識。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央媒看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