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劉士余與股民座談易綱發聲,「政策禮包」在後面,A股怎麼走?

作者|張思源 王全浩 宓迪

營業部座談

劉士餘:提升股市戰略地位 穩信心提振信心

10月14日,證監會官網披露,劉士餘到中信建投證券公司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調研,召開投資者座談會。參與座談的包括私募基金和個人投資者代表共15,分析了今年以來A股市場下行幅度與壓力偏大的基本原因。據證券時報報道,在與股民的座談中,劉士餘表示,春天已經不遠了。

證監會披露,座談會上,大家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以深化改革、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為主線來提振市場信心。建議提升股市戰略地位,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包括交易制度在內的基礎性制度,減稅讓利支持私募基金髮展,引導長期投資行為,培育機構投資者,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宏觀管理和監管部門及市場投資者均應強化逆週期意識,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劉士餘表示,證監會歷來高度重視來自市場一線的聲音,今天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對於豐富完善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一攬子方案很有價值。

證監會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深悟透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不動搖,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全面開放,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真正把黨中央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六穩”要求落實到位,把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各項措施、依法全面從嚴的監管措施同穩信心、提振信心有機結合。牢牢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制度和工具等多方面加強創新,有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我國股市有上億中小投資者,這是中國特色。證監會將始終肩負起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使命,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清澈透明的資本市場生態。

據證券時報報道,劉士餘今天下午與股民座談,聽取大家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他在現場表示,部分意見可以吸收到政策中去。他還表示,春天已經不遠了。

利好政策

易綱:貨幣政策工具還有空間 週末數條利好齊發

除了證監會外,央行今日也透露了經濟增長和政策方面的信號。央行官網今日披露行長易綱在2018年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的發言及答問。

關於中國經濟,易綱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穩定,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目標,也可能略高。價格水平處於良性區間,目前CPI為2%,PPI為4%,預計全年CPI略高於2%,PPI在3-4%之間。企業利潤增加,稅收和工資收入也處於不錯的水平。國內消費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從國際收支來看,對外盈餘在持續縮小。中國經常賬戶長期保持盈餘,在2007年達到峰值,佔GDP的10%,此後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經常賬戶出現赤字,全年可能小幅盈餘,預計不足GDP的1%。以上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已主要由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和服務業成為主要驅動因素,對外盈餘不斷縮小。

貨幣政策方面,當前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既未放鬆,也未收緊。貨幣政策工具箱中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可以運用。今年人民銀行已經4次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中國的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在易綱看來,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還有相當的空間,包括利率、準備金率以及貨幣條件等。考慮到美聯儲正在加息,中國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我們的上述工具足以應對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週末還有數條利好齊發。證監會官網10月12日稱,為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下週擬集中組織發審委委員就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相關事宜開展調研,沒有IPO發審會安排。

10月15日央行最新一次定向降準正式實施,大約釋放1.2萬億資金。其中4500億用於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新增資金7500億,用於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與此同時,據上海證券報,深圳市國資委已安排上百億專項資金,計劃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構建風險共濟體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

機構看市

底部特徵明顯 “政策禮包”主導市場企穩

對於週末劉士餘與股民座談,楊德龍表示,劉主席的講話很中肯,有力提升市場信心,股市的春天已經不遠了。當前股市最低迷的時候正是寒冬要過去的時候,抓住歷史大底機會,重塑信心至關重要。

上週美股大跌影響A股市場,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600點,一日跌幅達到5.22%,創下了兩年半的最大單日跌幅,當日創業板跌6.3%。全場再現千股跌停,而在此前4個月的時間裡,上證指數一直在3000點以下徘徊,市場萎靡不振。

機構在研究報告中稱,市場底部特徵明顯,期待新的刺激因素。有機構分析人士此前表示,對於後市短期保持謹慎,中期相對不悲觀。從短期來看,關注最近兩天的刺激信號,從中期看,市場底部特徵越發明顯,政策底亦在持續顯現。

華泰證券10月14日在分析報告中稱,外部風險釋放,國內對沖政策有望加速。近期受美聯儲的加息以及縮表的影響,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上行,美股估值承壓,國內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市場認為,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對A股影響將持續。

“外部風險短時間釋放後,有望推動國內加大政策託底力度和加快落實進程,四季度四中全會前後國內對沖政策有望加速,成為主導市場企穩的核心力量。”華泰證券稱。

短期從流動性、盈利和風險偏好三個方面來看:四季度股權質押到期高峰,深圳百億專項資金馳援,從債權和股權入手以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風險,有望改善市場流動性;預計年內出口有望平穩;美股“灰犀牛”風險釋放,國內增值稅有望出臺對沖外部風險。

方正證券研究所趙偉表示,四季度內外市場因素共振,加之底部市場心態波動大,大幅的震盪的市場是最為煎熬的,典型的黎明前黑暗的特徵,也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趙偉認為,四季度K線將是探底回升的態勢。

趙偉表示,證監會週末稱下週沒有IPO發審會安排,並允許上市公司部分配套融資補充流動性、償還債務,這意味著A股低迷之時,IPO節奏放緩,並政策鬆綁,向上市公司“釋放”流動性,消息有利於市場信心穩定。短線企穩態勢明顯,反彈震盪延續,有望形成震盪築底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