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改革来了,你吃的盐要变了!

大家有关注自己平时买的盐是哪家公司的吗,如果有关注,你会发现一个问题,超市里的盐几乎都是同一家公司出品,其它公司的没有,而我国其实有上千家食盐公司,你却在超市看不到这些企业的盐,这是为什么?

今年是盐业改革正式实行的一年,以后大家吃的盐会发生变化。

不就是两元钱一包盐吗,盐有什么好变的?那是因为你没接触到更高大上的食盐。海外市场食盐五花八门、品类繁多,根据不同的食品和人体健康情况适用不同的盐,另外还有其它很多功能,颜色也是五颜六色。

盐业改革来了,你吃的盐要变了!

比如有盐中的劳斯莱斯之称的法国盐之花,不仅可以使菜肴的味道柔美清澈,让食材原味充份显露,而且比一般海盐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还带有奇异的紫罗兰香味;适合烤肉食用的红火山盐;也有专门用于各种海鲜的的食盐;米其林的大师们喜欢的犹太盐;常常被用做鸡尾酒的盐边喜马拉雅玫瑰岩盐;用来丰富猪肉,鱼肉,酸橘汁腌鱼等食物的风味的夏威夷海盐,而国内市场一般就是碘盐和不加碘盐。终于知道自己做的菜不好吃的原因了,主要是盐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

盐是生活必需品,虽然一袋盐价格不高,但需求量非常大,利润额非常高,尤其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盐业事关国计民生。在历史上,盐税一直是历代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对于维持国家的各项支出至关重要。比如汉朝,武帝时期因对匈奴作战,耗费大量财务,国库窘迫,汉武帝下令将盐铁经营完全收归官府,实行专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销售,禁止私人经营,这是政府专营的开端,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加强盐业管制的情况。

到了现代依然如此,1996年5月我国发布《食盐专营办法》,开始食盐行业由国家专营管控,食盐销售采用专营管理方式,生产和销售分离,生产企业只负责食盐生产而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必须先由各地方政府的食盐批发公司采购、包装,然后卖给消费者。

食盐批发企业按照国家食盐定价划区供应,各区域之间不形成竞争,比如河南生产的盐只能在河南省卖,不允许在其它地方出售。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也不允许跨市买卖,违者重罚。曾经爆出一个新闻,一家餐饮店老板将店面搬到了同省的另一个市,之前没用完的200斤盐顺便带过去了,结果被抓,可见盐业垄断情况。

虽然我国食盐产销量全球第一,但垄断的结果是食盐行业处于小、散、乱、多的状态,劳动生产率低、产能相对过剩、技术创新不足、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综合能耗较高、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导致整个国内食盐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都是加碘盐,企业创新动力严重不足,都躺着赚钱、不思进取,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和国外盐业差距很大,产品单一,质量一般,功能性盐类严重缺少,全国人民都用同一包盐——碘盐,不管缺不缺碘,都用它,没有选择。

盐业改革来了,你吃的盐要变了!

盐业改革来了,你吃的盐要变了!

所以有必要进行行业改革,打破垄断,通过竞争充分释放盐业市场的活力,让老百姓有更多选择。

在盐改之前,由于不具备销售资格,很多时候盐企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食盐的出厂价大多200到300元一吨。而一经地方的盐业公司转手之后,按照市场上小包装的食盐价格换算,普通的加碘盐,已经溢价到8000多元一吨,一进一出间,几十倍利润已经到手。而随着盐改的进行,生产食盐的盐企可以直接向市场出售,原本300元左右一吨的盐推向市场之后可以降到2000多元/吨,对食盐消费大户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店来说将节省很多开支,这就是改革好处之一。

另外,品种也将丰富,高端食盐也将普及,比如保护心血管的加硒盐,治疗儿童因缺锌以及老年人食欲不振、衰老加快等症状的家锌盐。你可以买深井岩盐、海水自然晶盐等普通食盐,也可以选海藻盐、雪花盐、竹盐等中高档食盐,还有低钠盐、无碘盐、凉拌盐、加钙盐、平衡健身盐等功能食盐,甚至蔬果清洗盐、沐浴盐、洗衣盐等产品。老百姓不仅在价格上得到实惠,最重要的,还有了对食盐的自主选择权。

市场壁垒打开之后,竞争加剧,估计很多效能跟不上的地方盐企将难以生存,而哪些适应市场新情况的企业将崛起,甚至成为盐业巨头,现在已经有一些盐业公司开始行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