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一、色彩的格调

1、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的画面格调是指画面由多种颜色组成。这种画面由于色彩丰富,因此在视觉上比较有冲击力,在审美方面也容易符合大众的要求。拍摄这种场景时,要注意为了避免色彩众多而造成的杂乱感,画面中要有一个主要的色调倾向或某种颜色在面积上占绝对地位。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29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60s 感光度:ISO 400

▲此张图片看上去颜色十分丰富,但是却不杂乱,因为画面中冷色仍占主导地位

2、清新淡雅

在同一个颜色的色系中明度较高的颜色往往看上去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这种格调的色彩通常用于表现人像、静物、室内家居,也可以表现风光,如银色的海滩、白色的雪景、洁净的雾景。

拍摄时,摄影师可以通过适当增加1~2 挡的曝光补偿来提高画面的色彩明度、降低色彩饱和度,以获得色彩清新、淡雅的画面。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33mm 光圈:f/9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 200

▲以天空和湖水为背景,拍摄身穿浅颜色衣服的情侣时,画面很自然地表现出了清新、淡雅的效果。

3、黑白韵味

无论是优秀的黑白风光摄影作品还是黑白人像摄影作品,都能够让观者摆脱各种色彩的羁绊,肃穆地探寻世界的抽象本质,正是因为黑白照片的这种独特的意境与简洁的表现手法,使黑白照片在彩色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为许多摄影爱好者所喜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数码照片处理技术非常先进,因此黑白数码照片通常都是采用先以彩色模式进行拍摄,再以后期修饰手法进行处理得到的,在这方面可以参考数码照片处理的相关书籍。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85mm 光圈:f/3.5 快门速度:1/500s 感光度:ISO 100

▲用黑白影调来表现矿工喝水的样子,画面通过对其皮肤黝黑、粗糙的质感与其饱经风霜的面孔进行拍摄,将其刚毅、坚韧的品质在画面中娓娓道来,同时也让作品充满了力量

另外,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风光、人像题材都适合于被拍摄或处理成为黑白照片,尤其是要获得犹如中国水墨画效果的黑白照片,应该拍摄那些有大面积云雾或雪地的场景,只有这样才可以根据水墨画计白当黑的理论与留白的手法,得到有水墨韵味的黑白摄影作品。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85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500s 感光度:ISO 320

▲广角镜头拍摄草原上的积雪,将它们浓淡相宜的布局与似中国水墨画一般的飘渺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色彩的搭配技巧

1、简单的用色

单一色彩的运用,即指画面中少有或没有其他的色彩,适合以某种色彩渲染整体气氛,并主要表现画面内容、烘托意境的主题。

单一色彩的运用使画面变得简洁、纯粹,以某种单色定义画面的整体氛围,然后再配合简洁的构图内容,会显得画面极为突出。要拍摄这种画面,通常应该在日出前或日落后,通过“白加黑减”的曝光补偿原理,将所拍摄场景中的色彩处理得更深沉、纯粹。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55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80s 感光度:ISO 320

▲以湖水、树木为主要拍摄元素,大片的红色和少量的黑色使画面变得既纯粹又饱含热情。

2、取长补短的互补色

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中夹角成150°~180°的两种色彩。其特点就是相互之间拥有强烈的对比,因此,当画面中出现互补色时,可以形成强烈的衬托效果,使主体变得更为突出。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82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6s 感光度:ISO 200

▲天空中暖色的红霞与地面上冷蓝色调的城市夜景,形成冷暖的色彩对比,从而使画面更具视觉美感/

3、和谐的用色

相邻色是指在色轮中彼此相邻的两种颜色。相邻色的使用在摄影创作中很常见,它能够使画面达到统一、协调和柔和、素雅的效果,但由于在视觉上缺少对比,因此视觉冲击力往往不是很强,适合表现一些感觉上较为轻柔的对象。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31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 200

▲蓝、绿色占了画面大部分的面积,这种冷色的协调感让画面看上去更舒服、自然。/

4、渐变式用色

渐变色是指画面的色彩由深到浅、由饱和到不饱和、由暖色到冷色或由冷色向暧色过渡。使用渐变色拍摄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读到这里,请先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sheyou339,朋友圈每天分享精彩的摄影技巧和时尚大片,我们继续讲,例如,拍摄黎明或傍晚的风光摄影时,天空中被太阳照射的暖色与未照射到的冷色同在天空中出现,就形成了由暖色到冷色、由明到暗的渐变色,使画面的空间感很强,色彩丰富且耐人寻味;在拍摄人像摄影、静物摄影时,对其背景也经常使用渐变色,以强调画面的层次感,突出主体。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24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60s 感光度:ISO 250

▲天空中从暖调向冷调渐变,看起来十分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5、单一重点用色

这实际上是指在颜色搭配方面,用大面积的某一种颜色衬托另一种颜色,且这两种颜色应该在明亮、色相、饱和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反差,从而在画面中突出由小面积色彩表现的视觉重点。

例如,黑夜中的一点火光、黄色麦田中的一个白衣少女、白色雪原中的一只麋鹿,这样的画面中火光、白衣少女、麋鹿虽然所占面积较小,但由于与环境颜色反差很大,因此能够得到较好的突出表现。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100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 200

▲红色的昆虫在大面积黄色的花蕊上慢慢爬行,并在颜色、大小对比之下昆虫被表现得十分突出

6、什么是色温

按照Max Planck 的理论,色温是被这样定义出来的:对一个具备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黑体(例如金属铁)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色彩将发生“红—橙红—黄—淡黄—白—青”的一系列变化。当光源与黑体加热到某个程度直至表现出来的色温一致时,即将其定义为该色温。

例如,夕阳时分的色温,与黑体加热到2100K 时相同,因而其此时的色温即为2100K。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如下:标准烛光的色温为1930K;钨丝灯的色温为2760K~2900K;荧光灯的色温为3000K;闪光灯的色温为3800K;中午阳光的色温为5400K;电子闪光灯的色温为6000K;蓝天的色温为12000K~18000K。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40mm 光圈:f/25 快门速度:40s 感光度:ISO 200

▲在太阳西沉之后,天空的颜色以蓝紫色为主,此时进行拍摄,画面偏于高色温效果。

色温越低,则光源中的红色成分越多,通常被称为“暖光”;色温越高,则光源中的蓝色成分越多,通常被称为“冷光”。

总体来说,色温低表示含红橙光比较多;反之,色温高表示含青蓝光比较多—这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温度的冷暖刚好相反,在学习和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30mm 光圈:f/25 快门速度:15s 感光度:ISO 100

▲当夜幕下的灯光完全亮起,天空的颜色以蓝色为主,此时进行拍摄,画面呈现出典型的低色温效果

7、了解色温的意义

了解色温并理解色温与光源的联系,可以通过在相机中自定义设置色温K值,以获得色调不同的照片。通常,当自定义设置的K值和光源色温一致时,则能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效果;若设置的K值高于拍摄时现场光源的色温时,则照片的颜色会向暖色偏移;反之,若设置的K值低于拍摄时现场光源的色温时,则照片的颜色会向冷色偏移。这种通过手调色温获得不同色彩倾向或使画面向某一种颜色偏移的手法,在风光摄影中很常用。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38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80s 感光度:ISO 25

▲通过调整相机的色温数值可得到不同色温的画面效果,有利于摄影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拍摄出具有创意效果的画面

8、与色温相关的冷、暖色

温馨的暖色

暖色调的画面可以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这是因为暖色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等,这样的画面常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

将画面拍摄成为暖色的技巧:

如果想要表现被摄体的暖调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选择或调整被摄体的色彩,多使用红、橙、黄一类的颜色,使被摄体具有暖色特征。

第二,读到这里,请先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sheyou339,朋友圈每天分享精彩的摄影技巧和时尚大片。

第三,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橙色系列降色温滤光镜,可使画面偏暖。

第四,将相机的色温数值调整为一个较高的色温值。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37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50s 感光度:ISO 250

▲火红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天空与水面,一片暖洋洋的颜色让人的热情顿时高涨了起来。/

9、平淡、忧郁的冷色

冷色调的画面常给人一种阴凉、宁静、深远的感觉。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冷色环境中,也会感觉到舒适。

如果想要表现被摄体的冷调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选择或调整被摄体的色彩,多使用蓝、青一类的颜色,使被摄体具有冷色特征;

第二,在黎明未出太阳时、日落以后或月夜的时刻拍摄户外风景,可以得到蓝青色的冷调效果。选择黎明未出太阳时的光线拍摄,显得宁静、深邃、辽阔;

第三,在正常拍摄条件下,照相机镜头上加用蓝色的滤镜;

第四,将相机的色温数值调整为一个较低的色温值。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35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15s 感光度:ISO 400

▲当天空中的流云变为蓝色时,水面也被渲染成了蓝色。一片冰冷的颜色让人觉得十分阴凉、宁静。

10、使用白平衡控制色温

使用白平衡控制色温

在数码摄影中,如果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还原也就基本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偏色。不同色温的光源会呈现出不同色调的画面效果,为了能让数码相机拍摄出的照片色彩与人眼看到的基本一样,就需要通过调整“白平衡”来纠正、还原画面的色彩。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在摄影中,我们要学会妙用色彩搭配,这13点色彩搭配提升作品格调

焦距:1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50s 感光度:ISO 160

▲使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进行拍摄,画面效果就会表现得截然不同,如左侧的两张图片所示:一张是暖色调效果;一张是冷色调效果。


文章,仅供学习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