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濟南

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背山面水。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 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青島

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地處山東半島南部,青島是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國務院批准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域龍頭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淄博

簡稱淄,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是齊文化的發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淄博市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交匯處。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棗莊

位於山東省南部,棗莊,在唐宋時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棗莊。棗莊市是中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全國健身秧歌城市”,因鐵道游擊隊和臺兒莊大戰而聞名中外。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東營

處於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東營還是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故里、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和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崛起地。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煙臺

煙臺是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骨幹城市、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海濱城市,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點建設港口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與威海同為中國著名的“雪窩”。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濰坊

古稱濰州、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濰坊是是世界風箏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濟寧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八大城市之一。濟寧市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曲阜孔廟、孔府及孔林和境內的京杭大運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擁有曲阜師範大學、濟寧醫學院等高校,以及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泰安

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安市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是魯中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威海

別名威海衛,意為威震海疆。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海戰的發生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1984年,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被評為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日照

位於黃海之濱、山東半島東南側翼,東隔黃海與日本、韓國相望,是聯合國宜居城市之一。被譽為“水上運動之都”與“東方太陽城”。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濱州

位於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是山東省的北大門。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德州

古稱安德,簡稱德。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處於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德州是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以及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聊城

位於山東省西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溫泉之城,雙擁模範城。橫跨冀魯豫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中心城市。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臨沂

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魯東南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和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菏澤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菏澤是水滸傳中梁山泊所在地。因廣種牡丹2000年被更名為“牡丹區”,因此有“花鄉水邑”之美稱。菏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著名的書畫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萊蕪

古稱“嬴、牟”,別名鋼城,位於地處山東省中部。萊蕪市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五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山東17個地級市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