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收益率與美股又玩「蹺蹺板」

美國三大股指連續暴跌,並牽連全球股市出現大幅波動。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認為,美股暴跌並不意外,美國股市處於“非理性繁榮”週期,逐漸脫離經濟基本面,並受美債收益率暴漲和對科技股投資監管趨嚴預期影響。

此次暴跌的背景,是美國三大股指已連續九年上漲,均比本輪金融危機爆發前增加數倍,但此期間美國經濟復甦並不強勁,經濟增速明顯低於之前週期和潛在增速。股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價值,席勒市盈率、上市公司總市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等指標均達歷史高位。與此同時,VIX波動率指數處於低位,投資者對風險“視而不見”,呈現“過度自信”跡象。因此,美股暴跌也在意料之中。

實際上,是次暴跌並非沒有預警信號,連日來美國長端國債收益率大幅抬升。10月初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連續表態,認為美國經濟前景良好,極度寬鬆的低利率政策已經不再合適,未來將進一步加息直至超過中性利率。受此影響,美債收益率開啟新一輪升勢。10月8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3.23%,創2011年下半年以來新高。美債收益率是風險資產收益率的參照物和對標利率,其調整會引發資產價格相應變動。受此影響,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分別累計下跌3.9%和4%。

在此輪大跌中,科技股跌幅領先。牛市中,科技股表現亮眼,並逐漸“綁架”美股走勢。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和臉書五大科技巨頭市值一度達到4.5萬億美元,約佔美股總市值的15%。近期,科技股利空不斷。此前據彭博報道,特朗普政府將加大外國投資委員會對外國投資者投資美國飛機、導彈製造、半導體及其他20多個行業的審查力度。受此影響,科技股和半導體股集體跳水。標普500指數中的科技股下跌4.8%,領跌大盤,創下科技股201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五大科技股市值累計下跌超1000億美元。

美國經濟復甦進入後半程,美股正式迎來拐點。美股作為風險資產,從理論上講應該與聯邦基金利率負相關。本輪加息週期中,美聯儲已經累計加息八次,但美股卻走出了連續九年的大牛市,現實明顯與理論背離。這一狀況未來將改變。美聯儲持續加息進程,在市場利率中樞達到臨界值後,將對投資者風險偏好和企業槓桿負擔產生較大影響,使資金逐漸從股市分流。而且在寬財政和緊貨幣的政策下,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將加重,貿易戰也將給美國出口帶來極大衝擊。因此,美國經濟的良好表現不可能一直持續,美國經濟將短升長降,企業盈利將下降,對國外資本的吸引力也將減弱。考慮到美股已經逐漸偏離經濟基本面,呈現過熱跡象,一旦掉頭向下,必然會發生超調和踩踏現象。因此,隨著加息持續,美股將正式進入熊市週期。在美股暴跌後,特朗普也再次指責美聯儲加息行為,稱美聯儲“已經瘋了”,且正連續不斷犯錯。

中國股市短期將受波及。當外圍市場出現波動時,中國股市通常都會跟隨調整,這次也不例外。不過風險更多集中在短期,後續即使美股出現大幅度調整,中國股市也不會持續跟隨。原因有三:一是前期回落已基本消化外部衝擊帶給市場的壓力,股票估值整體較為合理。今年以來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數跌幅均在20%以上,目前主要股指市盈率基本合理。二是中國貨幣政策逐漸轉向中性偏松,央行通過連續降準、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三是中國A股國際化進程加速,將吸引跨境資本增配股票資產。目前,MSCI和富時羅素已將A股納入指數統計,同時MSCI考慮將A股在指數中的權重進一步從5%調高至20%。滬倫通或最早於今年12月初落地。千億級的海外資金將逐漸流入中國股市,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成為市場亮點。當然,也不能過度樂觀,對未來需要持續警惕,一旦中美關係超預期激化,美股暴跌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仍然可能導致市場非理性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