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後庭花”源於南北朝時陳朝後主陳叔寶填的一首詩,名曰《玉樹後庭花》,其詞曰: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後面兩句疑是後人加上去的,與前句不諧。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公元589年,時為晉王的楊廣率軍51萬大舉進攻陳朝都城建康(南京),昏庸好色的陳叔寶與美人張麗華、孔貴妃等人國破被俘,陳朝滅亡。於是,《玉樹後庭花》就成了靡靡之音、亡國之音。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後來,唐代詩人杜牧夜泊秦淮,聽到岸上酒家女子還在月下高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歌聲悽婉,兼蘊南朝幽怨氣韻,良夜寧靜,益增遐思,於是寫下了《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想當初,滿苑後庭花開,紅似胭脂白似雪,陳後主左攬美人張麗華,右擁絕色孔貴妃,身後跟著上百宮娥綵女,然後大開宴席,與滿朝大臣對花飲酒,即景吟詩,寫下了這首《玉樹後庭花》,是何等的窮奢極欲、縹緲如仙啊!

那麼,陳叔寶筆下的後庭花到底是一種什麼花呢?

有的說是木棉花,有的說是臭梧桐,有的說是雞冠花。根據考證,應該是雞冠花。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記載:“吳蜀雞冠花有一種小者,高不過五六寸,或紅,或淺紅,或白,或淺白,世目曰後庭花。”明人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引用朱橚的《救荒本草》說,“後庭花,一名‘雁來紅’,人家園圃多種之……其葉眾葉攢聚,狀如花朵,其色嬌紅可愛,故以名之。”明朝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說“莖葉穗子並與雞冠同。其葉九月鮮紅,望之如花,故名。 吳人呼為‘老少年’。一種六月葉紅者名‘十樣錦’。”

雞冠花有數種,有冠狀花形的,有球狀花形的,有穗狀花形的。根據品種分為:

1、普通雞冠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高約40-60釐米,花朵呈扁平皺褶狀,與雞冠類似。顏色多紫紅、深紅、粉紅、淡黃。

2、鳳尾雞冠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株高30-150釐米,花朵聚集呈穗狀。顏色多深紅。

3、圓絨雞冠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高約40-60釐米。花朵呈球狀,上覆絨毛。顏色有白色、紅色和紅白相間色。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原來是這種花

陳後主筆下的後庭花就是那種白色矮雞冠花。

各位看官讀到這裡,可能會想:這雞冠花看起來也不像什麼詩中形容得那麼好看嘛!這是在現代,各種花都看慣了;雞冠花在古代就是少有的品種了,更主要的是,陳後主是站在權力之巔來賞花的,當時有那麼多的美人和大臣相陪,一起賞花、飲酒、賦詩,跟你貧農賞花的心境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