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行業 阿理公司邁進一大步

眾所周知,芯片供應以進口為主,國產替代亟待推進。芯片市場格局以外國廠商為主,在某些高端半導體設計和製造方面一直處於壟斷地位。中國每年要進口大量芯片,國產替代迫在眉睫,市場對自主可控有巨大需求。

國產芯片行業 阿理公司邁進一大步

就在去年10月份,阿里巴巴就成立了達摩院,這是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達摩院組建了芯片技術團隊,用於進行AI芯片的自主研發。隨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面,達摩院就有了顯著的成果,推出了神經網絡芯片AlI-NPU。該芯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按照設計,該芯片的性價比將是目前同類產品的40倍。

國產芯片行業 阿理公司邁進一大步

除了通過達摩院組建芯片研發團隊,以此來突破芯片技術,阿里巴巴還在今年4月全資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這是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IPCore公司,專注於32位嵌入式CPU IP研發與規模化應用,面向多媒體、安防、家庭、交通、智慧城市等IoT領域,全球累計出貨超過7億顆芯片。

國產芯片行業 阿理公司邁進一大步

中天微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杭州,在上海浦東新區設有分支機構。“中華芯,天下行”的前兩個字是中天名字的由來,也是中天微系統的使命與目標。從名字可以看到,中天微的成立就是要振興中國國產芯片,而從成立時間看,它跟BAT等互聯網巨頭幾乎在同一時期誕生。

國產芯片行業 阿理公司邁進一大步

目前,提供CPU IP Core技術的主要是ARM、AMD、IBM等英美公司。中天微可以說是打破了美國公司的壟斷。而除了中天微之外,阿里還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鑑、耐能(Kneron)以及翱捷科技(ASR)等5家芯片公司。

一顆高性能的芯片,集成了數以億計的晶體管,其中又有著非常多的微電路,在處理過程中承擔著各種各樣的功能。近年來,雖然我國芯片自給率不斷提升,但在很多領域,國產芯片還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

由此可見,芯片仍然掌握在高通等巨頭手裡,中國的手機廠商不僅需要向高通買芯片,還需要繳納鉅額的專利費。而且,國外的系統加芯片,使得我們的國產手機本質上,還是給國外的國際巨頭打工。小米賣一臺手機的利潤可能還沒有高通賣一顆芯片利潤高。

現在國內科技產業普遍缺乏底層技術的情況下,對芯片、AI、數據庫、5G等等底層技術佈局已十分迫切。所以阿里十分重視,目前不僅手握六家芯片公司,他豪砸千億到達摩院去做研發,就連美國也非常忌憚他。我國智能手機領域的傳感器也幾乎全部採用國外產品,比如華為P9智能手機共採用9顆傳感器,僅MEMS麥克風採用歌爾產品,小米MI 5共採用8顆傳感器,全部為國外產品。

我國傳感器芯片市場國有化率不足10%,進口依賴問題較集成電路整體情況更為嚴重,國產芯片基本全部為低端產品,本土企業難以參與高端市場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