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誰給了老師侮辱家長的權力?

10月11日,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谁给了老师侮辱家长的权力?

近年來,家長群成為“是非群”。媒體報道得知,家長群管理不當,就有異化為“助教群”“攀比群”“馬屁群”“廣告群”的風險。事實上,家長群屢出勁爆新聞,折射出的是“失位錯位”的家校關係和“三觀不正”的教育理念。

變味或者說本來就是缺乏人情味的家長群,遲早是要“出事”的。因為家長沒批改孩子作業,老師怒懟“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沒人聽起來舒服,這不是簡單批評家長了,而是對家長和孩子的“捆綁侮辱”。

就事論事而言,家長並無批改孩子作業的義務。不久前,繼江蘇、寧夏等省叫停“家長作業”之後,陝西省教育廳發佈文件稱,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早在2016年,浙江省教育廳即要求,“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佈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給孩子減負的同時,也要給家長減負”正在成為社會共識,老師還在家長群裡強推“家長作業”,是否暴露出這樣一個事實,“家長作業被公開叫停”的表面之下,還有著“外面叫的再響,裡面雷打不通”的潛規則?

在家長群裡因為溝通失靈而“難以好好說話”,有時是可以理解的。但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家庭作業風雲”不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據瞭解,這位老師批評的“未批改作業的家長”,主要是留守兒童家長,“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的潛臺詞是“你已經很可悲了”,老師怒懟家長如此有底氣,看來是認定了“留守兒童家長很可悲”“他們本來就是弱勢群體”,老師如此三觀不正,傷害了家長的同時,平常是不是也經常傷害了學生?

我一直認為,老師除了要教書業務精湛,還要有好的品行修養,最起碼的是,不媚俗,不隨波逐流,對所有學生和家長一視同仁,至少在人格上一碗水端平,老師把家長分為“可悲的”“不可悲的”,不經意中不知有多少學生和家長受到了冷落或傷害。

在教室和家長群這些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教師和學生或家長在話語上事實上是不對等的。正因為如此,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適當謙卑之心,避免不經意中傷害了“本身自尊心就強的孩子或家長”。俗話說“教育是潤物無聲的”,說的就是這個教育的藝術。井岡山經開區學校這名老師顯然是利用了不對等的話語權,“要挾”家長做“不屬於他們義務範圍內的事情”,而且自身站於評判至高點上,言外之意是“你已經很可悲,你的作為在製造將來孩子的可悲,別怪我現在不提醒你啊”。這一招估計以往在班級管理中還挺管用,可這樣世俗勢力的威脅式教育,或能一時起鞭策作用,可長久來看,顯然是教育理念的異化,培養出冷血自私的學生。而且現在家長都有識別能力,連三觀都不正的教育理念,很容易被家長“放到公共場合暴曬”的。

表面上看是家庭作業能不能轉化為“家長作業”的問題,事實上則是“教育理念有沒有出格越位”的問題。家庭作業“引起公憤”屢屢見諸媒體,老師們也要反思,“再不能利用老師在家庭作業上的優越地位,為難學生和家長了”。總之,對教育特別是家庭作業,也得有一顆敬畏之心吧。(程振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