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急!鱼进窝不开口,如何解决?

这也许是钓鱼过程中最无奈的时候,明明给了你希望,却迟迟不给口,等待的过程实在是焦灼,最怕煮熟的鸭子,到嘴里又飞了。

判断是否进窝

捉急!鱼进窝不开口,如何解决?


「鱼津」

“鱼津”(鱼星、鱼泡、鱼筋儿)是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通过观察鱼津来判断窝中是否有鱼时,首先要学会区分“鱼津”和地津。高温季节,在水底有淤泥,大量的沉积物会发酵产生沼气,形成气泡露出水面。这气泡大小不一,位置固定,且上升至水面即破碎。

真实的鱼津通常大小比较均匀,因为有鱼的粘液,所以不易破碎,并且在水面移动。

「涟漪」

风平浪静时尤为明显,这是由于鱼在水面翻身而产生的局部波纹。在有微风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忽然有较大的交错波纹出现,也是鱼进窝的信号,但需辨别大鱼翻身,还是小鱼闹腾。

「浑浊」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浅水区域里,有鱼群汇集的中央大多水色会相对混浊一些。相对混浊的水体,会保证水底光线较弱,鱼类能够较好的隐蔽本身,不会被掠食者捕杀。其次是由于鲫鱼、鲤鱼这类底息鱼通常都是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搅动,会使得水底的污泥被搅动起来。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尽量选择光线较弱的暗水区、水色相对混浊的区域,这些都是渔获的保证。

「浮漂有动作」

浮漂有动作,但是提竿却未中鱼,这种情况较为复杂,除小鱼闹窝,鲢鳙进窝也会使浮漂有动作。

当闹小鱼时浮漂会出现反复上浮下顿感非常不稳定的漂相。当鲢鳙闹窝时,我们提竿刺鱼会偶尔锚到鱼体,当浮漂出现标准的顿感动作时,虽然没有中鱼的感觉,但是偶尔子线上还会带有粘液,这是鲢鳙鱼闹窝比较好的一种证明。

不开口/解决方法

捉急!鱼进窝不开口,如何解决?


一、天气状况不佳,气压低,水溶氧量低,鱼的活性差,甚至出现起浮的情况。这种情况,窝料的气味虽将鱼引过来,但鱼吃食欲望差或燥动,见星不见口,即使你的鱼饵再美味鱼也不会轻易开口。

解决方法:择时垂钓。

二、水底有严重的虚底或淤泥底,鱼进窝吃食时搅动的水流形成虚底,鱼看不到饵的位置或不愿到底吃食。或酱层太厚,饵调得过硬,致使饵料陷于淤泥中,目标鱼无法获取。

解决方法:饵料调软、蓬松,挂钩小一点。也可减轻铅皮的重量,使得饵钩悬起来,离底五厘米到十厘米即可。选择窝子的左、右,或是前方作钓效果更好。

三、老塘里的滑口鱼、竞技池里的回锅老鱼,经过多次死里逃生,会更加谨慎小心,变得更为狡猾,吃窝不吃饵,稍有异动便逃之夭夭。

解决方法:停止打窝,在饵料上做文章。饵料要做的软、黏一点,增强附钩性,避免鱼儿几次试探之后出现脱落,并且经得住猾鱼的试探。把漂调灵,以便及时抓口,在钓鲤鱼时还需避免频繁提竿,会惊跑鱼。

四、漂、线、钩的搭配,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这是最为常见,且最为复杂的问题,无法针对性的给出答案,但有规律可循,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针对不同季节和鱼种,适时调整饵料味型,尽可能满足鱼儿的进食偏好,小药需谨慎使用,化学刺激物极易造成死窝。饵料状态尽可能调到蓬松,软,小,以提高鱼儿咬钩的适口性。

渔道

捉急!鱼进窝不开口,如何解决?


钓无定法,垂钓过程中各种情况,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最优选择,人生即如此。


每日一问:国庆结束了,钓友们来说说战况如何?这么长的假,可别说堵在路上没时间去钓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