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七組數據顯示國企改革成效顯著

新京報快訊(記者顧志娟)在10月15日舉行的央企前三季度業績發佈會上,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近年來國企改革進展明顯,公司制改制、混改、重組等方面成效顯著,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六個突出抓好”。

七組數據顯示國企改革成效顯著 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94%

彭華崗用七組數據介紹國企改革的進展情況,表示“近年來改革進展是明顯的,成效是顯著的”。

在公司制改制方面,去年以來,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層面68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全部完成改制,目前全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4%。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2013-2016年,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佔比由65.7%提高至68.9%,僅2017年以來又新增了900多戶,引入社會資本超過4200億元。重要領域混合所制改革試點已分三批在50戶企業開展,市場反應積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在戰略性重組方面,十八大以來共完成20組38家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新設中國航發,中央企業已經由116家調整至96家。

在“壓減”工作方面,中央企業累計減少法人戶數超過1萬戶,法人總數已由5萬多戶降至4萬多戶,僅“壓減”一項工作就減少了人工成本217億元,減少了管理費用188億元。

在去產能方面,中央企業2016-2017年共退出鋼鐵產能1600萬噸、煤炭產能6200萬噸,今年上半年退出煤炭產能340萬噸,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已全部完成。

在“處僵治困”方面,已經完成超過1500戶企業“處僵治困”任務。

在分離“三供一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方面,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完成分離移交或簽訂移交協議達到 91%,今年年底將基本完成。

下一步國企改革重點是“六個突出抓好”

對於下一步國企改革工作,彭華崗提出,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六個突出抓好”,這與10月9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提出的要求相一致。

一是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有效劃分企業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作用,切實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探索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下屬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增強企業內部約束和激勵,保護各類所有制產權的合法權益,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是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加快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快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統籌用好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髮展壯大。

四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化解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過剩產能,抓緊消化處理各類歷史欠賬和遺留問題;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多措並舉降槓桿減負債,堅決化解各類金融風險。

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權經營體制。在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經營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取得實效。分類開展授權放權,按照企業發展實際,對國有企業進行分類授權。

六是突出抓好國有資產監管。堅持生產力優先標準,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打造實時在線的國資監管平臺,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

10月9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提出要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彭華崗表示,這是在改革方法論上的一個重要思路。國企改革的措施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廣,方方面面工作都在推進。在這個過程中,要更好地突出重點,解決一些制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點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