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買買」切換至「賣賣賣」海航「斷臂」能否求生

如今是海航集團真正的多事之秋。9個月前,創始人陳鋒坦承海航集團出現流動性困難,海航的資金黑洞到底有多深,一直是個謎。這9個月,海航出售各種金融、股權和物業資產的消息不斷披露出來,海航到底要賣多少資產,還能賣多少資產,也一直是個謎。

海口,在位於國興大道7號的海航集團大廈,緊鄰東側就是海南省政府,南側則是開闊的海航文化體育廣場。在大廈高層一望,隨手一指都可能是海航集團已經開發或等待開發的大片物業。

北京,東三環三元橋所在地是首都機場進入市區的咽喉,也被譽為“國門”,緊鄰三元橋一角佇立著醒目的紅色HNA標識的海南航空大廈以及大新華航空大廈。相隔1公里,東四環四元橋霄雲路甲26號,北京海航大廈以及居於這座大廈的萬豪酒店,一直是亮馬橋使館區域的標誌性建築,大廈周圍商業繁華。而海航集團最近的物業資產拋售交易就是這個“國門”位置的海南航空大廈。

9月22日,海航控股12.99億元轉讓僅成立兩個多月的全資子公司,後者旗下僅一項資產——海南航空大廈,接盤方為北京厚朴蘊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由北京萬科持股99%。緊接著,10月9日晚,有外媒報道稱,海航集團或申請出售價值110億美元的房地產資產,且大部分位於海南島內。

上述資產並不在海航基礎管理範疇內。在回覆每日經濟新聞旗下地產公眾號“鎂刻地產”記者採訪函中,海航基礎(海航集團旗下主要地產業務板塊)的統一口徑為“根據上市公司信批原則,一切以公告為準”。

除了萬科,富力、融創、新鴻基、九龍倉等地產巨頭都從海航集團資產變賣的急迫性中嗅到了難得的商業機會。

斷流危機

與很多大集團類似,在海航,負債是一種信仰。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去槓桿”成為主基調,把財務槓桿用到極致的海航不幸成為“出頭鳥”。

9個月前,在承認海航出現資金流動性難題時,創始人陳峰一定沒有想到,“兩個人”的海航已成滄海。重回堂前坐鎮,陳峰在8月考察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時說:“海航目前的中心任務是聚焦主業、健康發展。”

而聚焦主業這條路,海航走得異常艱辛,也正是從去年下半年起,海航流動性危機凸顯,債務壓力陡增,迅速從“買買買”切換至“賣賣賣”,以倉促解決資金鍊危機。

準確來說,這場甩賣始於去年7月,彼時海航公告以46.9億元出售天津航空部分股權。“鎂刻地產”記者注意到,2016年7月,在海口市紅城湖棚改用地競拍的車輪戰中,海航將多家知名房企斬落馬下,以總價8.15億元,樓面價4613元/平方米拿地,創造了海口大英山地價新高。彼時海航方面透露,未來五年將再增投200億元用於大英山CBD建設。

海航對大英山CBD區域給予了極高重視,直到現在。海航基礎方面在給記者的回覆中仍然稱,海航在此規劃了多棟包括海航大廈在內的5A超甲級寫字樓,海航豪庭北苑/南苑等大型高端小區,以及海南慈航國際醫院等,目前已有諸多知名企業進駐大英山CBD,未來將吸引10萬人工作就業,滿足13萬人居住生活。

然而,在過去半年多時間裡,曾是集團榮光的大英山地塊也未能逃脫被處置的命運。

今年3月,海航以19.33億元對價,將紅城湖棚改項目和望海國際廣場出售給融創;4月20日,海航以57億元將大英山CBD東側的海航首府賣給富力;9月27日,海航基礎公告稱,孫公司海航地產集團擬與海南富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出售其所持有的海南航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70%的股權,轉讓價款約3496.04萬元,這筆交易事實上發生在富力與海航合作57億元大英山CBD部分項目後一個月內。而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已經明確表態“海航的物業按計劃已經買完了,短期我們不會再增加”。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除上述已經達成的交易,曾是海南最大商業綜合體的地標日月廣場正在找人接手,在建地標建築海南第一高樓雙子塔也在尋求合作。

此前有媒體陸續報道,北京唐拉雅秀酒店、海口海航國際廣場、三亞皇冠假日酒店、三亞喜來登酒店以及尚未完工或開業的廣州中央海航酒店廣場、雲南海航廣場項目、蘇州飯店項目等資產可能已經進入可轉讓名單。

不過,海航基礎回覆“鎂刻地產”記者稱,上述資產不在海航基礎管理範疇內,公司並不清楚。對於海航下半年計劃處置的國內外地產業務標的和估值區間,海航基礎方面亦表示:“因上市公司信披原則,相關信息請留意公司公告。”

根據海航集團發佈的公告,今年上半年累計出售的資產已達600億元,超過集團上半年未合併報表淨資產的10%。而海航集團曾經的董事長王健生前曾透露,海航今年全年計劃處置的資產規模約3000億元。

折戟啟德

在上半年600億元的資產甩賣包裡,海航啟德四子“功不可沒”。2016年到2017年,以227億港元接連攬下啟德四宗地塊是海航(子公司香港國際建投)在香港的高光時刻。彼時,這家正在全世界“買買買”的企業欣然表示,要對這四塊地進行統一規劃,聯動開發,興建國際級大型住宅綜合項目。但接下來發生的事令人驚訝,海航“機場大盤”計劃落空。

今年初,海航把其中兩宗地出售給香港恆基兆業地產,作價160億港元,溢價率僅12%。隨後,另一家港企會德豐以64億港元收購第三宗地塊。至此,海航啟德四子僅剩獨苗,而這也造就了3月多家港資房企年度業績發佈會的奇觀——媒體和投資者們最熱衷的話題不是財務數據,而是“有興趣接手海航的啟德地塊嗎”?

由於對啟德第三宗地塊的收購恰發生在2017年度業績發佈會(3月12日)前幾天,並且是“海航先找上門,雙方一週內便敲定了交易”,作風低調的會德豐彼時遭遇了內地媒體前所未有的關注。在現場問答環節,10個提問中有6個都與收購海航啟德地塊有關。

此外,新鴻基、九龍倉也在各自的業績發佈會上,分別對海航最後這宗啟德地塊表示“有興趣”,“不排除會購入”。

不過,就在事情看起來只差一紙公告之際,海航卻突然說:我不賣了。5月28日,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國際建投擬保留僅餘的第四宗啟德地皮自行發展,並開始籌組融資40億~50億港元。

“鎂刻地產”記者留意到,6月6日,香港國際建投公告了一筆50.47億港元的定期貸款融資,而投向標的正是海航在啟德的最後這宗地塊。

失意重組

作為海航系地產業務板塊整合的主要平臺,海航基礎的家底卻一直是個謎。今年3月,海航基礎先後以合計近20億元的價款轉讓孫公司海航地產所持的兩家海南地產公司各100%股權,而受讓方正是近年以“白武士”著稱的孫宏斌。但融創對此並未發佈公告,其對媒體回應的理由是“收購標的金額較小”。

5個月後的8月13日,海南海島航翔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已從海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悄然變更為海南融創基業房地產有限公司,這也是孫宏斌第二次接手海航的海南項目,認繳出資額近10億元。

從公開資料來看,望海科技廣場為海南海島航翔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項目,也是海航此前的總部所在地。但這次被外界視為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資產所有權變更,均未出現在海航或融創的任何一則公告中。

“年初就把項目賣給融創,如今把海航原總部賣給融創也不公告,這很蹊蹺。”有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就此,記者向融創方面求證與海航相關的項目收購事宜最新動態,但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有效回覆。記者再以“海航原海南總部已經交由融創,但均未見公告,雙方的下一步動作如何”為題向海航基礎發去採訪函,後者表示:“因上市公司信披原則,相關信息請留意公司公告。”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海航基礎對香港國際建投的重組8月初也以失敗告終。

今年1月23日,海航基礎首次對外公佈資產重組,期間歷經十餘次重組停牌進展公告和多場媒體說明會。從此前披露的公告看,海航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的方式,購買海航金融一期100%股權,主要包括香港國際建投74.66%股權和香港匯海晟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103.81億元。

不過,海航基礎很快就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就在年初,國家發改委發佈2018年境外投資敏感行業目錄,明確提出需要限制企業境外投資的行業包括房地產、酒店等,同時在境外設立無具體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投資平臺也在“敏感”之列。海航此番資產重組恰恰撞上了“槍口”。

在距離上交所要求回覆的7月6日整整延期18天后,海航終於公告表示,香港國際建投的啟德地塊獲得成本為66億元,目前尚有負債24億元,還款到期日為2022年6月。為了消除監管層的顧慮,海航基礎還調整了重組方案,剝離原本在重組標的之內的匯海晟100%股權。

但上交所對此並不滿意,很快又發出第二封問詢函,其中包括“說明香港國際建投主要資產是否為地產或物業,是否符合當前境外投資相關政策”等。這一次,市場和監管層等來的卻是8月8日晚間一紙重組終止公告。

就在宣佈終止重組的5天前,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3日,香港國際建投董事局主席黃琪珺辭職,孫乾皓獲委任為董事局主席,穆先義獲委任為董事局副主席,何家福任執行董事。值得尋味的是,新晉三位高管均為海航系出身。

8月10日,海航基礎就此事舉行網上說明會,除了承認“標的主要資產的市值已發生了較大變動”,亦表示“當前境外投資政策下,通過監管核准存在較大不確定性”。8月13日,停牌202天的海航基礎復牌,但迎來的是連續6個交易日的股價下跌。

對此,海航基礎方面亦向記者重申:“目前重組方案尚不具備完成條件和時機,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未來公司如有新的資產注入或者併購計劃,公司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請以公告為準。”

“鎂刻地產”記者注意到,在終止重組復牌後的股價暴跌期,海航基礎還出現了一次重大人事變動。8月17日,海航基礎原CEO曾標誌“因工作調動,不再擔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原人力資源總監陳德輝履新,後者已在海航系任職多年。

記者就此詢問海航基礎方面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屬於正常的人事調整。上市公司高管人事調整是基於公司整體業務及工作開展需要,由上市公司董事會集體決策,和上述事宜沒有關聯。”

而在9月14日,海航基礎再次出現人事變更。5名高管成員黃秋、張祥瑞、黃翔、耿報和田清泉分別辭去相關或部分職務。其中,黃秋不再擔任海航基礎董事長,魯曉明接任。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航基礎實現營業收入28.67億元,同比下降48.02%。去年聖誕節,陳峰曾表態:“海航正處於創業發展、跨越式騰飛的關鍵時期,我們比以往時候都更接近我們的夢想。”如今,王健已逝他鄉,陳鋒重歸坐鎮中堂。海航如今的夢想到底是什麼?

从“买买买”切换至“卖卖卖”海航“断臂”能否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