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創爲啥初現虹吸效應?環境!環境!環境!

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环境!

成都發展改革

記錄解讀成都發展改革偉大進程

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环境!

郫都區“菁蓉小鎮”

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环境!

菁蓉國際廣場,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环境!

天府新區天府菁蓉中心A區

“城市所能創造的環境,是留住創新人才和企業的首要因素。”美國工程院院士鄧文中在成都參加海科會時,曾談到城市如何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創新創業。他借用房地產界的一句投資格言“位置,位置,位置”,指出企業和人才雙創的核心需求,即“環境,環境,環境”。

對於企業和人才而言,最適宜孵化、加速的環境是什麼?在平臺載體和資源要素上,城市能為企業提供什麼?成都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資源,建設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臺,推動政策、技術、資本等各類要素向創新創業集聚,促進多元化供給與多樣化需求有效對接。

一大批雙創政策釋放紅利,帶來成都雙創生態展現勃勃生機。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18.8%;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加35萬餘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接近1萬億元。成都被《財富》雜誌評為“中國十大創業城市”之一,天府新區、郫都區、四川大學、中國電信(成都)、新希望集團等5家單位獲批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可以說,成都正展示出雙創虹吸效應,究其原因,成都通過建平臺、集要素、促交流打造出的環境是一大引力。

建平臺

三個眾創空間引領區

讓“菁蓉”品牌揚名

提到成都的雙創,“菁蓉”幾乎成了代名詞。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天府新區“天府菁蓉中心”和郫都區“菁蓉小鎮”三個眾創空間引領區,共同推動形成國際知名的“菁蓉”品牌。

三足鼎立,但又各有側重。

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大力孵化新技術、培育新業態,引進微軟雲加速基地、阿里西部創新中心等24家知名新型孵化器,入駐中力匯通新能源汽車、縱橫大鵬無人機等600餘家科技型創業企業,大力打造全國一流眾創空間。

天府新區高起點規劃建設“天府菁蓉中心”,已引進諾基亞全球技術研發中心、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斯坦福天府研究院等全球領先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大力打造“鹿溪智谷”高新技術服務業聚集區。

郫都區高質量大力推進“菁蓉鎮”建設,改造雙創載體75萬平方米,引進京東雲創空間、清華啟迪等51家新型孵化器,聚集雙創項目1716個、創客兩萬餘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創客小鎮。

在三個引領區之外,成都著力建強創新創業平臺載體,全方位構建眾創空間體系。目前,成都共建成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200家,面積594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6家、國家大學科技園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45家。今年8月,成都市發佈《推進雙創平臺提能增效實施方案》,計劃到2022年建成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數量達到360個,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達到1500萬平方米,形成全域覆蓋、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示範帶動、全國領先的創業支撐體系。

集要素

創新打造金融服務平臺

撬動資金為中小微企業“輸血”

作為成都本土新經濟的代表,駒馬物流一直如其名字,展示出奔騰前行的勢頭。這家企業曾兩次入選《互聯網週刊》“未來獨角獸企業百強榜單”,並在2017年被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評為“中國明日之星”,短短兩年多時間就完成了5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6.5億元。不容忽視的是,在創業早期,它曾受科技金融股權融資服務產品“科創投”的青睞,為項目注入“血液”,才有了後期的奔騰。

如駒馬物流一樣受到“科創投”青睞的還不少。“科創投”幫助70個項目完成投資,獲得股權投資4.9億元,其中投資成都的項目超過50個,主要分佈在互聯網、智能製造、生物醫藥、軌道交通、通信等領域。被投項目中,包括麗維家、理想境界、卓影科技、匯安融、舒心康宜等,均獲得下一輪融資。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成都創新創業的重要主體,但因其輕資產和較高的市場風險,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成都緊緊圍繞國家科技金融試點城市建設,積極引導銀行資金、創投資本、保險資金等多元化的社會資本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啟動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成都發展基金,一期基金已投入運行100億元。引導組建14只、總規模12.4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聯合建立信貸規模達50億元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著力解決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融資首投難、首貸難問題。堅持投貸貼多措並舉,提高政府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效率,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創新創業。

截至2018年7月,“科創貸”支持1294家企業(團隊)獲得債權融資超過28.5億元,“科創貼”共為1939家企業提供補助金額2.4億元。盈創動力面向中小企業的“一站式”投融資信息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納入國務院首批創新改革舉措全國複製推廣,累計服務企業1.25萬家,債權融資413.2億元,股權融資74.3億元。

促交流

加快建設開放合作載體

融入全球拓展創新空間

剛剛結束的第十七屆西博會期間,中意文化創新園區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中意文化創新峰會在成都舉行,國際“大腦”蓉城點睛,助力成都文創邁向全球產業高端。電影工業、時尚小鎮、美食主題公園……來自中意雙方的200名專家、學者、項目負責人等國內外文化創意界代表齊聚一堂,就中意雙方在成都中意文化創新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項目推進等進行了專題交流和推介。目前園區已落戶國際藝術小鎮項目和中意設計創新基地項目。

中意文化創新園區是成都融入全球拓展創新空間的一個縮影。在成都雙創迸發活力、展示魅力的時候,世界也關注到成都的潛力。中以創新創業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成都-以色列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兩國同步推進;中德(成都)創新產業合作平臺建設持續深化,兩國高校在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交流不斷。

近年來,成都高標準建設中韓、中法、中德等合作創新平臺,著力提升國別園區合作層次。推進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上升為中歐政府層面的創新合作平臺,建成啟用中國-歐洲中心。截至2018年9月,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數達到285家,居中西部首位;獲批駐蓉外國領事機構達到17家,僅次於上海和廣州。服務市(州)構築創新共同體,統籌推進區域協同創新,推動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政策共用,獲批建設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科技創新先行先試政策在成德綿初步實現共通共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