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蘇聯留學,卻被同學看不起,回國後帶兵殺到莫斯科城下

他在蘇聯留學,卻被同學看不起,回國後帶兵殺到莫斯科城下

一戰結束後,歐洲的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英法兩國在一戰中被削弱了不少,但作為戰勝國,它們依舊有很高的說話權。至於戰敗的德國,只有等待被屠宰的命運,不僅需要賠償鉅額賠款,原本的殖民地還全部丟失。而英法兩國還對歐洲一個國家持有敵視態度,那就是新生的蘇俄。

他在蘇聯留學,卻被同學看不起,回國後帶兵殺到莫斯科城下


蘇俄的前身是沙俄,沙俄曾經參加過一戰,但因為國內爆發革命,所以在一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退出了。而蘇俄在城裡後,遭到了英法兩國的針對,當時的蘇俄甚至在巴黎和會上被排除在外。

當時的巴黎和會其實就幹了三件事,一件事是分贓,一件事是肢解德國,最後一件事就是防備蘇俄。比如當時的巴黎和會就決定讓被俄普奧三國瓜分掉的波蘭復國,而復國後的波蘭在國土面積上甚至比以前還要大。其實英法等國之所以提出這麼個建議,就是為了將把波蘭變成防備德國和蘇俄的前線。

他在蘇聯留學,卻被同學看不起,回國後帶兵殺到莫斯科城下


既然英法兩國都聯手針對德國、蘇俄了,那德國、蘇俄自然也不會善罷甘休。在共同利益的趨勢下,這兩個國家開始進行一些合作。1922年蘇聯建立,德國希望成立一支先進的裝甲部隊,但因為凡爾賽合約的限制,德國只好拜託蘇聯人為自己培養人才。

蘇聯人答應了德國這一請求,並在喀山建設了一所裝甲兵學校,他們對外宣稱這所學校的作用是培養拖拉機駕駛員的,而這一宣稱並沒有引起的英法等國的注意。而德國也隨即派出第一批學員,前往這所學校學習。在這批學員中有個軍官叫做古德里安,沒人能預料到,十幾年後他將成為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在蘇聯留學,卻被同學看不起,回國後帶兵殺到莫斯科城下


在培訓期間,古德里安學習主要內容是坦克的戰術,他不斷實踐坦克和步兵協同作戰的戰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閃電戰。當時的蘇聯還在堅持一站時採用的戰術,就是炮兵射擊,騎兵衝鋒,而步兵負責佔領。古德里在學校中是跟蘇聯人一起訓練的,所以他的這套理論也被蘇聯同學看不起,甚至被他們嘲笑。

古德里安知道多說無用,只有親自實踐並取得成功,才是最好的證明。幾年後,古德里安回到了德國,並被作為人才安排進了軍隊裡。當時蘇德關係已經很緊張了。1941年,德國確定了巴巴羅薩計劃,吹響了對蘇聯進攻的號角。

他在蘇聯留學,卻被同學看不起,回國後帶兵殺到莫斯科城下


而回國後的古德里安率領的正是進攻蘇聯的裝甲部隊,他利用閃電戰戰術,帶兵直接殺到了莫斯科城下。當時德軍採用的閃電站讓蘇聯頭痛不已,他們沒有想到古德里安的閃電站在戰場上竟然如此有效。而古德里安也用自己的實踐證明,狠狠地甩給蘇聯人一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