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賞賜土地給他,他卻要了塊荒地,子孫11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

皇帝賞賜土地給他,他卻要了塊荒地,子孫11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

古代時期的皇帝如果想治理好國家,就必須得到賢臣良將的幫助。皇帝可以不懂行軍之道、治國之策,但只要他們善用人才,一樣可以讓自己統治國家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但賢臣良將可不是憑空而來的,皇帝也需要擁有獨特的慧眼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這些賢臣良將。

皇帝賞賜土地給他,他卻要了塊荒地,子孫11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


而三國時期的司馬炎就是一個擁有獨特慧眼的人,當初他善用賢臣良將,所以在滅掉了東吳才能一統中原,建立晉朝政權。建國稱帝,自然而然要對那些賢臣良將進行賞賜,封官加爵是理所當然的,金銀財寶的賞賜也必不可少,但還有一種賞賜是這些為朝廷賣命的人最為期待的,那就是封地。畢竟封地是可以世襲的,子孫後代均可受益。

而司馬炎旗下就有這樣一個良將,名叫許狂。這個人可謂忠心耿耿,而且在戰場上可是相當英勇,曾為晉朝的建立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當時司馬炎進攻東吳,許狂也參與其中,並且為此身負重傷,在家休養。而司馬炎為了拉攏人心,就率領大臣直接到許狂家看望他。

皇帝賞賜土地給他,他卻要了塊荒地,子孫11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


來到許狂家,進過一陣寒暄後,皇帝司馬炎就跟許狂說,要賞賜土地給他,還讓他自己挑選。其他大臣聽到後,都對許狂感到羨慕不已,畢竟他是第一個封地的人,而且可以做決定,那肯定會選一塊富裕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封地,讓子孫後代都能夠受益。

但出乎預料的是他卻要了塊荒地,那塊荒地就是當時的涼州。涼州這個地方經常都出現災荒,用荒涼一詞形容再合適不過。司馬炎就覺得疑惑不解了,於是問許狂為何選擇這樣一塊地方。許狂的回答是自己曾在涼州打仗,所以對那兒比較熟悉。司馬炎聽後也沒再多說什麼了。

皇帝賞賜土地給他,他卻要了塊荒地,子孫11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


皇帝跟大臣離開後,許狂的孩子們都對此表示嚴重不滿,而許狂卻這麼解釋道,說自己之所以不選擇繁華的京城作為封地,是因為現在的天下其實還不算穩定,時間長了肯定還會出現騷亂,而京城往往是最先發生騷亂的地方。至於涼州這個地方,正因為荒涼,所以發生騷亂的概率比較小,大家都可以在那兒慢慢發展。

許狂與世長辭後,他的家人就去了涼州定居。而11年後,京城正如許狂生前所言,發生了騷亂,因為當時的西晉爆發了八王之亂。而涼州這塊地方因為很荒涼,所以許狂的家人才躲過了這一劫。而許狂的子孫此時才真正明白了他的用意,原來許狂當時這麼做是一種深謀遠慮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