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家具工藝流程設計5項原則

怎樣將一條板式生產線的生產效能發揮到極至,使之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生產價值,是每一個企業主最關注的問題,在不考慮產品的前提下要想使一條板式生產線發揮最大的功效,生產線本身的硬件(機器設備)規模是最大的前提條件之一。

如果說機器設備是硬件條件,那麼生產管理活動就是軟件條件,而生產管理活動的核心內容就是生產工藝流程的設計和安排。如果將一次生產活動比喻成一次戰役,那麼工藝流程設計就是一個作戰方案,一個企業每天生產的產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品種的,而每一品種產品又是由許多零部件構成的,每天在生產線上的產品零部件會有數十甚至上百件,單靠管理人員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制定一個科學的、合理和高效的產品工藝流程是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板式傢俱工藝流程設計5項原則

要制定一個可行性強、效率高的工藝流程就要把握好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同步原則

就是產品的零部件大方向以產品為單位,小方向以產品的單件包裝件數為單位,控制各零部件儘量同時或在儘可能小的時差內達到包裝工序,避免包裝時等件現象。這裡面的中心內容其實就是工藝流程表中的工時項目。產品各零部件的工時要清晰、準確、可操作性強、綜合因素考慮得全面到位。

順流原則

儘量避免產品零部件在生產線上工序倒流,出現倒流現象會阻障其它零部件的正常流程,就像路上行駛的車流,使整個車間流程出現無序狀態,不利於管理者的操控,這裡的中心內容就是工藝流程表裡的工序排列順序。其中的難點就是如何解決各零部件生產工序的交叉作業與同步到達的矛盾。

板式傢俱工藝流程設計5項原則

充分性原則

就是每道工序避免工序自身的浪費。比如:開料工序本來設備可以一次同時開料三塊板,而將其設計成兩塊板。再如排鑽工序一塊板上的孔位本可以兩次可完,而你將其設計成三次或四次打完,這些都會產生工序自身的浪費。從而影響加工效率,要想做好這些首先一點就是相應的工藝文件要全面,也就是開料工序要有開料圖,而且要編制鋸路順序,排鑽工序要有鑽孔圖,而且要針對不同型號的排鑽有不同最優化鑽孔方案,同時要結合工時去進行操控。

質量原則

任何工序在提高功效時都不能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因為產品質量才是產品的生命,在保質的前提下才能最大化的量產。

板式傢俱工藝流程設計5項原則

漸進原則

一個好的工藝流程設計其實只是下一個更好的更優秀的流程設計的開端,工藝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的過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生產管理人員要養成數據管理和數據操控的習慣。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升,超越一個又一個新的極限,且不能依經驗進行情緒化管理。今天我的心情好,工人也聽指揮,那麼產品的工藝流程就很順暢,要不然出現一些影響因素就束手無策。

最終出現有些人管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生產,管理水平只是停留在一個階段,進步不明顯;而有些人依據了科學的合理的方法去操縱生產流程,就能在短期內進入狀態而且越做越好。因為他是一步一個臺階在穩步前進的。

產品的多與少,工序的簡單與複雜並不是影響設備功用的直接因素,而是工藝設計的合理性,只不過是多產品工序的工藝流程設計會更復雜,工藝流程交叉點會更多,這樣就更需要工藝設計的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