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不調黃河水到河西走廊、新疆等缺水地區?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如果把黃河水調往新疆等西北乾旱地區,那麼今天黃河流經的中下游地區的人們怎麼吃水用水呢?所以把黃河水調往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是不現實的。



總有人不贊成水利方面的改造和調動,認為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但實際上每一個發達國家都實施了大規模的水利資源調動行動,我國雖還不是發達國家,但是在歷史上,我國也有著很多的水利工程和調動改造,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都江堰、鄭國渠,以及京杭大運河等,京杭大運河還被認為公元后的第一個千年中最大的水利工程,但其實古代實施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對黃河的治理,我國有記載的歷史從一開始就講到了對黃河的治理,從大禹治水直到如今,有記載的歷史上黃河有一千多次決口26次大改道,每一次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現當代實施的很多水利工程中,絕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發揮了以及正在發揮著巨大的水利調控作用,並且展現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我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也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這幾十年中經濟飛速發展如果沒有水利改造方面的支持,是絕不可能取得這麼巨大的成就的。

如今我國主要的居民居住區和經濟區都位於東部地區,而比東部地區面積更為廣大的西北地區則由於極度的乾旱缺水而人煙稀少經濟落後,那麼如果能往西北地區調取大量的水資源的話,開發西部就將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怎麼往西北乾旱地區調水呢?我國的一些水利專家和學者也拿出了很多計劃,比如紅旗河工程,朔天大運河計劃,大西線工程和海水西調工程等等。這些工程計劃都對我國的水利資源合理分配提出了建議,但目前來看可以操作實施的卻還沒有,主要原因是投入和產出比不匹配,因為每一個工程都耗資巨大,但是水資源流向的西北地區卻經濟落後,工程建好後很可能出不起買水錢,所以無法複製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的模式。

不過我國今後發展的最大潛力還在於開發西部,西部終究還是要有大發展的,但是沒有水,這一切都將是空談,那怎麼辦呢?目前能進行而且正在進行的一項就是向天借水了。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聽說過“天河工程”,它就是通過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佈與輸送格局,進而採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不得不說很佩服我們的氣象學家們,他們發現每年輸入我國上空的水汽總量大約為20萬億立方米,遠大於降水總量和地表徑流量,如果能將其中一部分水調度利用起來好處就大的很了,而且他們發現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的監測掌握水汽‘遷徙’規律,然後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干預,讓空氣通道中的水降落到地面上,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西北和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



目前該工程還在試驗階段,不過已經取得了部分成果,據說在三江源地區已經增加了幾十個西湖的水量,遠景規劃年增加降雨量約50億立方米。


科普大世界


西北地區的高原、大漠、戈壁、雪山、草原、邊城、古燧是旅遊的天堂。看久了湛藍天空下的雪山,心都會被淨化了。看著雪線上移裸露的山脊,荒漠化的大地,看著沙漠吞噬的河流,當地貧窮的居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曾經的這裡也是水草豐盛,牛羊成群,曾經的這裡同樣雨水豐沛,山青水綠!雄宏蒼涼的大地帶著一絲絲悲愴,樓蘭的歌舞似乎還在縈繞,乾涸的羅布泊就在眼前。一股寒意侵襲心頭,烏魯木齊是否也會變成這樣,祁連雪山是否再無雪水消融,中華水塔成為廢棄的荒原。

這裡與全國休慼相共,西北的荒漠需要治理,西北的環境需要修復。水是生命之源,水是解決問題的根源。主要方案有藏水北調、淡化海水入蒙進疆、貝加爾湖水南引等等!

  • 當前主流方案是從黃河上游引水600億立方米,沿河西走廊自流引水入疆。
  • 從黃河龍羊峽上游引水到洮河、渭河,50億方。
  • 建設黑山峽水利樞紐,實現蒙西、寧夏、陝北鄂爾多斯自流灌溉,150億方。
  • 總共需調水800億方。

長江、黃河經流量及引水海撥!

  • 蘭州黃河徑流量330億方,海撥1600米。
  • 呼和浩特黃河徑流量280億方,蘭州--呼市段用水50億方,海撥1100米。
  • 鄭州黃河徑流量580億方,海撥110米。
  • 陝北鄂爾多斯海撥1100--1400米。
  • 蒙西高原海撥1200--1500米。
  • 武威高程海撥1800米。
  • 張掖海撥1500米。
  • 烏魯木齊海撥800米。
  • 三峽海撥175米,徑流量4500億方。長江入海徑流量9600億方。
  • 丹江口海撥160米,中線調水一、二期共210億方。
  • 黑山峽水庫海撥1380米。
  • 李家峽、劉家峽上游海撥1800米以上。

從海撥高度看南水北調線路均可實現全流域自流引水,主要有:

  • 藏水北調進入黃河上游,有大西線調水、天河、紅旗河、小西線調水等。


  • 從蘭州上游沿海撥1800米向河西走廊、新疆地區自流引水。
  • 以黑山峽水利樞紐海撥1380米引水到蒙西、寧夏、陝北鄂爾多斯高原。可自流灌溉大部分地區。
  • 從龍羊峽上游引黃河水到洮河上游,在洮河第一個大拐彎處引水到渭河上游。可實現全流域自流引水。


從上面數據看,當前黃河上游沒有多餘的水資源,要從黃河引水首先要想法補充黃河徑流量。

  • 啟動黃河上游補水利工程,使黃河可以調用800億方,藏水北調600億方(見大西線引水、紅旗河方案)。
  • 黃河上游調水200億方, 下洩130億方。蘭州--呼市當前用水量為50億方,通過黑山峽水利實際上在本地區增加了150億方。
  • 下游由三峽引10%450億方沿丹江口中線北上,使鄭州徑流量由580億方增加到830億方,滿足華北地區用水。


蒙西、寧夏、鄂爾多斯高原、陝北高原引水區域達25萬平方公里。




河西走廊沿祁連山北坡溝通各內流河。





海水淡化方案可以修改,不是將淡化水送到內蒙、新疆,而是引到華北平原,將騰挪、置換出的水資源留給黃河上游使用。


友情鏈接,資料自己分析。

  • 2018年長期任南水北調、水利規劃的主要負責人,水利部副部長李學文空降甘肅,任甘肅省省委常委。
  • 水利部另一副部長調三峽集團任董事長。
  • 紅旗河總共引水600億立,大家激動不已,如果加上本文黃河上游借水就是800億方。
  • 紅旗河”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後進入怒江(水位2380米);
  • 然後,於三江並流處穿越橫斷山脈: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後經隧洞進入瀾滄江(水位2230米),借用瀾滄江河道43公里後經隧洞進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
  • 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後,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繞過沙魯裡山到達雅礱江(水位2119米),繞過大雪山到達大渡河(水位2022米),繞過邛崍山到達岷江(水位1945米),繞過岷山到達白龍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
  • 從劉家峽水庫經過黃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為主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水位1550米),接著沿阿爾金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到達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
  • 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萬分之2.10。高水位運行,使更多地區可以自流受水。
  • [3] “紅旗河”取水水位較低,因此水量充足。基於對輸水能力和水源地情況分析,預計年總調水量可達600億立方米,僅佔主要河流取水點總量的21%,將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形成約20萬平方公里的綠洲。由於全線保持高水位運行,可以自流覆蓋絕大部分乾旱區域。這些地區地勢平緩、光照充足,可根據需要設置大量支線,工程實施後,將形成約1萬公里長、20公里寬的綠洲帶。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併產生累積效應,將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 三條支流
  • 紅延河。從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境內開始(水位1791米),向東北穿過六盤山到達固原(水位1710米),接著向北延伸至同心縣境內(水位1645米),再沿白于山北坡至榆林市定邊縣境內(水位1500米),最後經多條短隧洞進入延河(水位1440米),總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萬分之7.2。由於全程保持高水位運行,可自流惠及六盤山、白于山以北,黃河以南的絕大部分區域,彌補了由於黃河水位過低導致的寧夏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乾旱問題。
  • 漠北河。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水位1620米),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水位1200米),以淺埋深隧洞(長度小於30公里)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雲水庫,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運行,坡降大於萬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線北側的所有地區。
  • 春風河。從玉門市境內開始(水位1550米),繞北山西側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於萬分之2.7。保持高水位運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區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需求繼續向北疆延伸。從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達160米,坡降萬分之61.5,適合開發水電控制流速。

  • 主河道從甘肅省白銀市繞行河西走廊,全程為明渠,達到一級航運標準,相當兩條京杭大運河水運能力,如果實現就可以從白銀市坐船去新疆了。
  • 甘肅省佔全部水利工程的三分之一強,甘肅成為主戰場。

寫到這本不想再說,但多年關心西線調水。從水利部小西線調水80億方到郭開先生的大西線,再到今天的紅旗渠,感覺有點空,但有借鑑意義,換個思路!



  • 水利部的小西線調水80億方是經過論證的,以其為基礎。
  • 調水量有點小,能不能減少黃河上游下洩量,擠出100--200億方,給上游使用?
  • 這是可以的,鄭州以東缺少的黃河水量從長江中線南水北調補齊。
  • 三峽下洩4500億方,調10%水經丹江口北上,走平原地區,施工沒有問題。中線調水已經驗證了!
  • 按規矩,上游可以調用同流域60%水量,近200億方。
  • 先用好這200億方水!是可以調水到陝北、寧夏、蒙西、河西走廊的!

三峽調用的水量可以從流向國外的河流調水補充,為啥讓他們白用。

  • 無論長江,還是黃河上下游,水是國家資源,需要統籌!
  • 本流域上游調用60%,跨流域調用20%是慣例。
  • 水資源大家都缺,首先應該想辦法將流向國外的拿回來!
  • 越往後,水資源越缺,要早下手,先留在家裡再說。
  • 因此,藏水北調應儘早動手,引到長江還是黃河都可以。
  • 因此,提出上述方案。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看來題主確是不瞭解國情,黃河處於中國北部,流經中國的西北、黃土高原和華北大平原,這些地區都是缺水地區,近幾十年來黃河嚴重缺水,上世紀八十年中期黃河下游曾多次斷流。請注意,斷流呵,就是沒水流了,河道里可以跑汽車啊!這絕不是我瞎編的,我家就住在黃河岸邊。近二十多年來倒是沒斷過流,但是水量也很小。感謝國務院統一調水,保證了黃河不斷流,保證了下游工農業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保證了黃河入海口處的生態平衡。黃河己不是歷史上傳說中的黃河,不是如何從黃河向外調水的問題,而是從南方或大西南調水補充黃河的問題了。


藍天沃土成愛民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黃河屬於季節性河流,冬春中下游容易斷流。長江流域同樣存在冬春流量減少問題。

水利總在存量裡亂作為。當前技術既不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又不能提升挖渠修路的技術,區域影響又沒有成熟的技術模型。

我們能不能留一點給子孫研究糾錯的機會。

海水淡化在我國是一個落後的領域,用海水淡化解決華北水系源頭缺水問題,即海水淡化調水至內蒙由內蒙水流補充華北(山西,河北,內蒙,遼西)水系源頭,並從蒙進疆補水。

好處建一個小型核電站專門調水,多餘電補償華北缺電問題。土方工程技術和現有淡水水域調水雷同,但海水淡化研究和海水利用新生產業會興起,就業路徑會多一個。

從河流源頭修補水系利於更新已經汙染的華北水系,再造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