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學校那點事,

總能刺痛公眾的神經,

孩子可以不瞭解貧富差異

可是奢侈品會消失嗎?

相信各位家長都已經瞭解到之前的開跑車的家長被移出群的事情了,把開跑車的等同於“壞人”,這堂活生生的“三觀課”,一開始就充滿偏見。

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觀點,在此問題上很鮮明,少有中間派。有爭議是好事,說明扎到了軟肋,戳到了痛點,問題就在於該誰吃藥。

事件回顧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據瞭解,該父親任職一某知名房地產高管,年收入有400多萬!

因個人愛好跑車,所以買了輛法拉利488…

無故被扣上一頂“會引發學生攀比”的大帽,開跑車的家長滿臉委屈,“如果開跑車就攀比,那是不是你們孩子太脆弱了?另外,我憑什麼再買一輛‘普通’的車來為你們服務呢?”

這番話有些過激,但也不無道理。應該認識到,貧富懸殊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開跑車的家長帶來的。自己賺的錢合法合理,就像家長說的,“不偷不搶,想給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對”。

給孩子最好的,是不是一定要開跑車接送,這要看每個家庭的情況。這同走路、坐公交,以及騎自行車接送孩子的道理一樣,說白了,這都是家長的權利和自由,情理上並無不妥。

這年頭有錢人多的是,

東莞還曾有過學生坐直升機上學~

直升機降落在學校操場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學生從直升機上走下來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學生走開,直升機準備飛走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學生跑開,成功抵達學校…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事實上,這件當年發生在東華中學的事件

可謂轟動一時,而在某種程度上,

與上述"法拉利"事件也有相似之處~

當時也有街坊討論過:這是"炫富"嗎?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堵車…


“開飛機,開法拉利送我孩子,怎麼了?”


是的,因為堵車"情急之下"想到開飛機解決…‘’據悉,該學生平時在校表現十分低調,‘’並無出現"炫富"想象。另外,此事發生後也沒有出現該校學生學習生活受到影響的報道。


有話說

開跑車感官上可能不好,但是否真的會帶壞風氣,那就看這堂社會課怎麼上:

如果我有,別人沒有,該怎麼看;如果別人有,我沒有,該怎麼辦?

一個底線是,不能把坐在跑車上的孩子,與沒有坐上跑車的孩子搞人為對立。

還有,把跑車換成普通車,這種所謂“整齊劃一”,更像生硬、冰冷的行政手段,與要求所有家長都騎單車接送孩子般,並沒有二樣。

分析反對開跑車接送孩子的家長和群體,為什麼看不慣,無非就是,你有豪車就了不起了?有豪車就一定要炫出來讓全世界都知道嗎?

聽上去義正言辭,可細究起來,不過是站在高處,錯誤地認為高人一等而已。開跑車不行,開什麼車行,不開車就沒有攀比嗎?

開合法掙來的錢買的跑車,不可恥,更不是犯罪。這一點,沒必要遷就自己,更沒有必要看他人臉色。

至於說,是否真的會引發攀比,這取決於我們的教育如何引導學生看待家庭財富。借用一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錢不是壞東西,跑車也是大家公認的豪車,開跑車的人突然成了“異己”,難以自圓其說。成人的角度,成人的想法,永遠都是這麼怪。

解決問題是最好的教育,選擇“眼不見為淨”迴避矛盾,遠不如告訴孩子如何直面現實。

退一步講,家長有玻璃心可以理解,但告訴孩子這是攀比、炫富,就是人為的劃線,給孩子種下仇富的種子。

無非就是說,看那個開跑車的,一看就不是好人。

不是非要樸素才能教育好孩子,財富也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那種充滿偏見的觀念,帶給孩子的,不知道除了狹隘、勢力,還有什麼?你可以羨慕,但不要仇恨。

孩子還小,在價值觀念認知方面有欠缺不可怕,反倒是大人有攀比心理,才是真正的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