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實踐丨古來美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在工業化、城鎮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展開的。在經濟社會的快速變遷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既面臨遭受衝擊、加速消失的現實威脅,也面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機遇。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當代實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相融合,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過程。近年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日漸活躍,傳承人群的精神風貌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續狀態發生了積極變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做主旨演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文化現象的整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只是一件靜態作品、物品或某種表現形式,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

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的魅力,不僅僅在於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或產品。手工藝人的精湛技藝、製作陶瓷的傳統,以及大眾對陶瓷的喜愛和欣賞,共同構成了這一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剪紙被列為重要的文化遺產項目,不是因為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精美的剪紙圖案,而是因為剪紙深深融入了中國老百姓的社會生活和情感表達,成為很多地方社區和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實踐的。生動豐富的實踐是文化傳統保持活力的基本標誌。這種實踐是知識和技藝的持有者與相關群體共同參與、密切互動的。

對於需要從事生產的文化傳統來說,生產實踐本身就是傳統,從事生產就是在延續傳統。生產、創新和進入市場開展得越好,受眾越多,這項遺產的實踐就越活躍,遺產本身就越富有活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斷髮展的。傳統是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既源流分明,又不斷融入新的源泉,生出新的生命。

傳統與再創造的密切互動,融鑄了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正因為有繼承,有發展,有創造,我們今天才能領略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欣賞到人類文化多樣性之樹的日益枝繁葉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社區、群體或個人,是認定、保護、傳承、弘揚和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體。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學習掌握新知識、開展創造性實踐的權利,保障他們通過傳承實踐獲得合法收益的權利。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形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理念:“見人見物見生活”,意在強調文化傳統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傳統來自生活,傳統在生活中傳承;強調文化的傳承是人民大眾的創造性實踐,是不斷融入人們智慧和經驗的生動過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和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文化生態,支持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實踐,使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成為廣泛的社會自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主要任務確定為:科學保護,提高能力,弘揚價值,發展振興。

切實加強認定、記錄、建檔、研究等基礎工作,著力保護傳承實踐、傳承能力和傳承環境,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生活中延續、發展和振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近年來,我們開展了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開展大範圍的傳承人群能力建設。

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實施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大學的學術和教學資源支持。

大批傳承人進入大學和職業院校,通過參加多種研修、研習和培訓,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對造型藝術和相關材料、技術的把握和運用能力。

2015年以來,有118所院校參與該項計劃,全國各地也陸續開展本地區的培訓計劃,6萬多名傳承人因此受益。拓寬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激發了創意,增強了自信,是傳承人群的普遍收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二是支持各地開展傳承實踐和傳播活動

中國政府設立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等重要活動,支持各地開展豐富的文化遺產主題活動,支持開展傳統表演藝術的演出實踐,支持開展面向青少年的普及教育。

這些活動提高了傳承人群的積極性和活躍度,增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三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化生態環境實施整體性保護

在17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將遺產和其得以孕育、滋養的文化生態環境一起保護。

這些生態區以“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為建設目標,與當地傳統村落保護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四是推動振興傳統工藝

2017年,中國政府發佈了《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提出了“使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的振興目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實施這一計劃的著眼點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進入現代生活、提升大眾生活品質;二是促進就業、改善從業人群生活。我們提出,振興傳統工藝要“用”字引領,讓傳統工藝產品不僅有用,還要好用;不僅具有現在的功用,還要開發新的功用。

引入設計的力量,不僅是外觀和造型的設計,還要有功能的設計;不僅要改良製作,提高品質,還要改善功能,拓展用途,適應人們品質生活的需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為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髮布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組織大範圍和多層次的傳承人群培訓,多方面提供展示和交流平臺,支持相關企業、高校、機構在傳統工藝項目比較集中的地區設立傳統工藝工作站,幫助當地提高傳統工藝發展水平。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這些工作得到了行業、傳承人群和消費者的積極響應。振興計劃的實施,不僅改變了傳統工藝的生存狀況,帶動了脫貧就業,也昇華了人們對傳統工藝的認識,有傳統的品質生活正在成為新的大眾時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傳統文化,是現代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們願意繼續與各方加強交流與合作,互鑑互學,擴大共識,深化實踐,為鞏固傳統友誼和拓展務實合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丨古来美集

論壇嘉賓合影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在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設計論壇“設計的力量——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