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網際網路時代 僑鄉「阪東快訊」上線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坂東鎮全景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坂東人黃乃裳開埠的詩巫“新福州”全景

坂東鎮在哪裡?為什麼要上線“坂東快訊”?為了解釋這個問題,讓我們大家,首先到閩清縣的坂東鎮,來個“一日遊”。

從閩清縣城出發,沿202省道驅車向南,半個小時就到了坂東鎮。 

坂東鎮,又稱閩清六都,是馬來西亞詩巫“新福州”開埠港主黃乃裳的故鄉,原名閩清縣永寧鄉居仁裡,後因坂東鎮文定村學子許將考中狀元,宋代皇帝依例為閩清縣封都,居仁裡位列第六,故稱閩清六都。定居於此的百姓,或耕讀,或漁樵,或商賈,民風純樸,人傑地靈。悠長的歷史蘊育出一個文化積澱深厚的古鎮。

地處閩浙古驛道通衢大道的坂東鎮,地理位置重要,閩中莆仙、閩南泉漳廈和臺灣學子大都從此,經閩候、古田、南平、建安、建陽,而後從浦城翻越仙霞嶺出省到浙江省的江山,通過那裡的驛道前往衢州、蘭溪、梅城、桐廬、富陽、杭州(臨安、南宋都城),然後在杭州沿京杭大運河輕舟北上,前往汴梁(開封、北宋都城)、北京(元、明、清都城)。

因此,唐朝末年以來,就有大量北方富戶南遷移居坂東鎮,繁衍後代,並在當地建起宏大的中原風格的民宅和寨堡。目前依然完整保存的除了全國最大單體結構古民居宏琳厝、全國最大群體結構古民居四樂軒、福建規模最大的寨堡古建築岐廬,還有為紀念黃氏入閩始祖而建的六葉祠、為紀念張氏入閩始祖而建的百忍堂、為紀念許氏入閩始祖而建的許氏十一公紀念館。

不唯如此,舊時僧師也喜歡在坂東鎮卜居。閩清舊縣誌記載:南宋時閩清大旱,祖籍閩清的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當時已移居海南島今海口市,聞訊回閩清在坂東鎮的柯洋山之巔,築壇祈雨,緩解了旱情。當時閩清人黃師雍(官至監察御史)予以極高評價:“真人(白玉蟾)祈雨柯峰頂,玉池金露澆滿園;夜夢故里稻禾香,何時萬里許還家?”據南宋狀元鄭性之(今閩清梅溪鎮石鄭村人)記載:白玉蟾離開閩清後,江蘇徐州徐、趙、薛三人,不遠萬里入閩尋白玉蟾,久尋不見,便運土於閩清六都柯峰絕頂,在白玉蟾築壇祈雨處,修建柯洋仙閣。目前坂東鎮的柯洋仙閣依然保存完整,中祀徐、趙、薛三位仙人。仙閣有大石,上有仙人腳跡,鄉人禱者中元尤盛。事雖近巫,但流傳已久,或亦好事者撰之,以與巨靈擘華,誇娥負山誇耀歟。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1901年,坂東鎮湖頭村學子黃乃裳,率鄉民及附近福州十邑鄉親下南洋,在馬來西亞砂拉越洲拉讓江畔的詩巫,開墾荒地,種植糧食,砍伐橡膠,發展航運,在遠離家鄉千萬裡的異國他鄉,建起海外“新福州”,被當地封建君主冊封為詩巫“港主”。目前詩巫與坂東鎮結為姊妹,共同協調發展。今天的詩巫,人口已達25萬人,90%以上是坂東人後裔和福州十邑鄉民後裔,2016年7月9日坂東鎮遭遇特大洪災侵襲時,詩巫人紛紛捐款捐物,幫助詩巫“新福州”港主黃乃裳的故里,度過難關。

在坂東鎮的所見所聞,使人們深深感受到,開拓進取始終是坂東人的主旋律所在。面向新世紀,坂東人的這種開拓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揚。他們根據自己的地方特色和資源優勢,堅持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並舉,陶瓷、箱包、商貿三業並進,走富民強鎮之路,不但取得2016年抗洪救災鬥爭的勝利,災後重建步伐也有條不紊,進展神速。如今,坂東鎮群山環翠,綠草如茵,花果飄香,新姿煥發,前景廣闊。

今天的坂東人遍佈全國和全世界各地,為了對接互聯網時代,讓地處海角天涯的坂東人適時瞭解家鄉的動態,適時瞭解坂東人在家鄉胼手胝足、篳路藍縷的奮鬥情形,上線“坂東快訊”等一系列微信公眾號,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讓我們共同努力,把“坂東快訊”辦好辦實,使之成為全國乃至世界觀望坂東鎮的“窗口”。同時,也熱誠歡迎與坂東鎮有關的各種各樣的微信公眾號不斷湧現,讓互聯網時代的坂東鎮聞名全國,聞名世界。目前,與坂東鎮有關的微信公眾號,還有奔跑吧坂東、文定人在路上、坂東金都酒家、福建藍天救援隊坂東大隊、坂東快樂小孩、坂東籃球、坂東勁松手機商城、好夢來家紡坂東專賣店、坂東莎麗化妝品店,等等。期待湧現更多的與坂東鎮有關的有份量的微信公眾號。(本文文字內容參考福建僑聯網、福建僑報的長篇通訊《馬來西亞詩巫港主黃乃裳故鄉-閩清六都》,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坂東鎮文定村人、南宋狀元許將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毛澤東的女兒李敏訪問坂東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訪問坂東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圭亞那總統賈格德奧訪問坂東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田紀雲、陳大強訪問坂東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遲浩田、盧福祥訪問坂東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臺灣科學家黃開繩在坂東鎮的故居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郭沫若在黃開繩故居的題字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張學良在坂東鎮張氏宗祠百忍堂的題字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中國民間圓周率研究者黃言光在坂東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著名旅遊景區-芝田宮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著名旅遊景區-岐廬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著名旅遊景區-柯洋仙閣

對接互聯網時代 僑鄉“坂東快訊”上線

陸軍東部戰區軍首長率部在坂東鎮抗洪救災(2016、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