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Hyeon Jae

-1-

後臺經常收到讀者們留言吐槽自己的工作不如意,抱怨沒時間、沒精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覺得生活被工作壓榨,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總結一下,大家都是在問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問題。而說到平衡,我聯想到的第一個物體就是小時候玩的蹺蹺板。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此起彼伏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捨棄,互相彌補的過程。倘若蹺蹺板兩頭任何一方多用了一點力,整個蹺蹺板便會傾斜,甚至將一方“彈飛”。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工作和生活也一樣,想要平衡,第一步便是學會捨棄。

任何一個工作狂都很難抽出更多時間、精力陪伴家人。

同理,喜歡享受生活,把更多時間花費在家庭、休閒上的朋友,大概率上就會比工作狂們的職場晉升速度稍慢一些。

至於孰輕孰重,答案並不唯一,也無優劣之分,只要符合你的價值觀,能夠享受自己的選擇就好。

也有人說,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工作就是換口飯吃,這話聽起來就有一種無力感。

不得不承認,很多人為了謀生,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為了生存,不自覺地將更多時間、精力朝工作上傾斜。

於是一邊抱怨,一邊工作,每天都過都得無精打采,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在蓋洛普中國(Gallup)的一項調查中就發現,67%的職工在工作中感到倦怠,根本原因是工作現狀與核心價值觀不符。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份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工作,能夠找到工作的意義,便可以多一分對工作的熱愛。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創造價值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目前使用的方法就是“優劣窮盡法”。

顧名思義,該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情可以帶給自己的好處和壞處統統寫出來,在書寫的過程中,找到行動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件事情提不起興趣,就是因為看不到希望,於是自暴自棄,消極怠工。

但正是這種消極的心態,一步步拖垮著我們。倘若此時,我們把所做之事能帶給自己的好處全部羅列出來,行動自然就會有如神助。

別看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親測賊拉好用,每天活得老開心了。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2-

進一步來講,我們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本質上就是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想擁有更多的產出。

最終實現工作、生活兩不耽誤的願景。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時間、精力的不足,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很難做到統籌兼顧。

這時,我們就需要掌握一些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更快地適應不同生活的節奏。

關於時間管理的內容以前介紹過很多,在此只推薦一下九宮格日記。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它從九個維度幫助我規劃著每一天的生活,當晚上躺在床上總結反思時,看到某個格子空著便會覺得不舒服。

比如我發現自己某天忘記健身,第二天的時候,我便會有意識的增加健身的時間。

它就像是一個提醒按鈕,不停地幫助我糾正著前進的方向,提醒著我要統籌兼顧,全面發展。

-3-

其次,重點說說精力管理。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有一首歌很有趣,名字叫做《感覺身體被掏空》。

歌詞是這樣寫的:

“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拋帶了兩年半。作息紊亂,我卻越來越胖,起來征戰北五環。”


就像歌詞裡所寫的那樣,不少上班族每次下班回到家,別說洗漱打掃,連飯都懶得吃,恨不得趴到床上睡它個三天三夜。

但夢醒後就和往常一樣,第二天一大早便起床去趕早班車,生怕遲到被扣工資。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佈的《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可以看出,我國GDP前十的城市裡,人均通勤時間都超過了40分鐘。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而平均便意味著有人超過這個數值。

對職場新人而言,工資低,能力有限是一種常態。

  • 工資過低直接導致年輕人必須在房租上減少支出,為了省錢不少人只能選擇在郊區居住,每天通勤時間在3個小時以上的朋友並不是少數。
  • 而能力有限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便是加班,進一步壓縮了職場新人工作外的生活時間,工作上的疲憊讓我們已經沒有精力、沒有心情去享受下班後的生活。

畢業後,我正好碰到公司搬家,老的辦公地點待不了多久,所以為了以後方便,自己租的房子便在新地址的附近。

而那段時間,我去公司老地址上班,每天都要花費3個多小時。

那段日子,我的生活節奏就是在“工作——倒頭就睡——繼續工作”的狀態裡不停打轉。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這樣的狀態看似問題不大,也是很多人的常態。

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中間缺少了一些東西。就是充電學習,而這恰恰是我們儘快擺脫現狀的重要途徑。

剛才我們就提到,年輕人不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力的不足。

如果不能早一點掌握工作上的專業技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願景註定是空中樓閣、水中鏡月。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建議大家儘量選在離公司近一點的地方。如果條件不允許,就嘗試抓住通勤的寶貴時間,利用坐地鐵、公交的時間聽聽書、制定制定每日工作計劃等等。

總之,一定要儘可能地創造出更多充電學習的時間。因為只有能力提升了,才能真正駕馭自己的工作節奏,從而避免工作過分擠壓生活的時間,最終實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4-

最後,關於精力管理的問題,想推薦大家嘗試一下莫法特休息法則。

雖然叫做休息法則,但它和傳統的休息並不一樣。

莫法特休息法是說我們不要連著做同樣的事情,儘可能的在不同的工作類型中進行切換,將創造性的工作和非創造性的工作進行有機結合。

雖然它聽起來比較累,但經過親身實踐,確實非常有效。

有人把莫法特休息法則比作“間作套種”,這是農業領域的一種常用手段。農民們在實踐中發現,如果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幾季都種相同的作物,土壤的肥力就會下降很多。

因為同一種作物吸收的是同一類養分,長此以往,土地就會枯竭。所以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人們便會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

人的腦力和體力也是這樣,如果長時間持續同一項工作內容,就會產生疲勞,使活動能力下降。

比如我在上班前,曾計劃利用早起和下班後的時間額外寫寫稿子,掙點稿費,貼補一下房租。

但實踐證明,自己還是太嫩了!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畢業後找了份新媒體編輯的工作,每天上班大腦都需要高速運轉,去思考寫作的選題,蒐集寫作素材等等。

而下班後再寫文章,儘管時間上還算寬裕(上班時間是10:00-6:30),但精力完全跟不上。

每天下班到家就想把腦子給扔出去,一個字都不想寫。

起初,自己下班的時間就是在不停的刷劇和葛優躺中度過,逐漸地覺得太浪費時間,便開始用莫法特休息法則進行調整。

下班後不再強迫自己寫文章,主要用來打掃衛生,整理讀書筆記,又或是鍛鍊鍛鍊身體,儘可能地減少腦力運動,而自己公眾號的文章大部分會放在週末去寫。

目前來看,自己的狀態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如果你也想要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妨也嘗試優化一下你的每日待辦事項。

把一天中必須完成的工作分成兩類(用腦型和非用腦型)交替進行,從而降低疲勞感,提高工作效率。


知乎熱門:年輕人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最後,總結一下。想要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需要學會取捨,用“優劣窮盡法”來尋找到工作的價值,喚醒行動的力量。

同時,學習一些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的方法,比如九宮格日記、莫法特休息法則等等。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你有什麼平衡工作和時間的好方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