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除了缺少必要的性教育,還有兒童理財觀念的培養

在中國,除了缺少必要的性教育,還有兒童理財觀念的培養

-1-

前幾天,收到一條特殊的求助。

求助者是一位媽媽,她說自己上班時突然接到某借貸公司的電話,對方說她家孩子借了錢不還,已經逾期3天,讓她及時償還債務,否則就報警。

這位母親說,接到那通電話時她整個人渾身都在發抖,她說自己怎麼也沒想到剛上大學的兒子會辦出這種事。

掛下電話後她便趕緊聯繫兒子,一番詢問後發現確有其事,貸款的原因很簡單,孩子看到身邊同學都拿著蘋果手機,知道父母不會給自己買,虛榮心作祟便通過貸款的方式分期買了一部手機。

開始時,小夥子還按時還款,但到了最後,他覺得還款壓力太大,又不敢告訴父母,居然想要通過換手機卡的方式擺脫債務。

知道事情真相後的母親很是生氣,慌亂無措的她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知道我是學生,正好加有微信,便想問問我的看法。

說實話,我給不出什麼具體的建議,只能說事情已經發生,埋怨沒有任何意義,情緒更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現在能做的就是還錢,別產生更多負面影響。

至於更專業的做法,我讓這位母親去聯繫一些法律人士。

在中國,除了缺少必要的性教育,還有兒童理財觀念的培養

-2-

近兩年來,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除了一般的校園貸,前幾年甚至爆料出不少女生選擇用裸貸的方式借錢,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但轉念一想,發生這樣的新聞其實並不意外,我一直覺得,在中國除了缺少必要的性教育外,理財觀念的培養也基本為零。

我們總告訴孩子們要潔身自好,告訴他們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可我們連一些最基本的性知識都難以啟齒,覺得那是骯髒的。

然而,在孩子眼裡,它們不過是一些生理器官而已啊。性教育有多骯髒,就取決於傳授人的思想有多骯髒。

和性教育一樣,家長們對孩子理財觀念的培養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我們整天說要賺錢,我們大談股票,熱炒基金,卻沒有幾個家長願意好好和孩子們談談理財這件事。

既然談錢,咱就大大方方的談,不要覺得錢是骯髒的,只要不觸犯法律,不違背道德的收入就沒有什麼可批判的。

告訴孩子們一些基本的理財觀念,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比如我們教育孩子要量入為出,要勤儉節約,這都是非常棒的理財觀念。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學習更多,隨著時代的發展,父母們的經驗教訓實在有限。

為了避免類似裸貸悲劇的發生,家長們就必須從源頭開始,告訴他們必要的理財知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在中國,除了缺少必要的性教育,還有兒童理財觀念的培養

-3-

最近2個月來,我一直在進行理財類書籍的主題閱讀。

朋友知道我有這方面的閱讀需求,特意推薦了一本適合理財小白的書,名字叫做《藍籌孩子》,作者是來自美國的戴維·W·比安奇。

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時我便一頭霧水,什麼是“藍籌”啊?

如果你對股票有研究,這個詞一定不陌生,但像我這種理財小白第一次看到時就會有點不知所云。

於是,我特意百度了下,原來“藍籌”一詞更多被用來形容藍籌股,是指那些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能定期分派較優厚股息,被公認為業績優良的公司的股票,又稱為"績優股"。

好吧,僅僅是書名,就讓我學到了一個理財的小知識。

《藍籌孩子》這本書的定位是一本兒童理財書籍,雖說是一本兒童理財書籍,但對於理財而言,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孩子呢?

在中國,除了缺少必要的性教育,還有兒童理財觀念的培養

-4-

既然說到兒童理財教育,有一本書就不得不提,就是博多·舍費爾所寫的《小狗錢錢》。

作者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幫助我們瞭解一些金錢的秘密和真相,它更加具體。《藍籌孩子》和它相比,就更側重於幫我們搭建一個宏觀的理財王國。

在書中,作者列舉了大量金融學常見的基本名詞,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匯率、GDP、IPO、槓桿、對沖基金等等。

此外,書中還詳細地列舉了不同的掙錢形式,你要知道,這是世界上並不只有多勞多得一種賺錢的方式,我們應該最大化地開發自己賺錢的複利效應。

就比如最近大火的“睡後收入”,你瞭解多少呢?

大家都在說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焦慮似乎成了時代的通病,有人說,80%的焦慮就是因為沒錢。

老實講,前段時間自己也因此特別焦慮,但現在好了很多,這並不是說我實現了財務自由,而是開始有意識地優化自己的收入結構,開始有意識地存儲。

我不用再擔心自己因為某項工作的不順利,整個生活就陷入瓶頸,我也不用擔心因為短時間內的跳槽,讓自己一時陷入窘境。

關於理財知識的學習,自己也剛剛開始。

除了《藍籌孩子》大家有什麼好的理財書籍推薦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