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 大幹一百天 打贏第四季度脫貧攻堅戰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見習記者 陳家強 通訊員 韓靜)“要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奮力衝刺第四季度,大幹一百天,全面完成今年的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在2018年脫貧攻堅年底核查驗收中取得滿意成績。”近日,在臨潁縣脫貧攻堅第十一次推進會議上,臨潁縣貫徹落實省市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弄清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積極發揮優勢,補好劣勢,功營拔寨,取得勝利。

領導優勢更加凸顯,打造了“硬隊伍”。根據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新任務、新要求,臨潁縣迅速反應,調整成立政策落實、資金管理等19個專項工作組,並結合實際,把省市縣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細化為“造血、輸血、活血”16場攻堅硬仗,每場硬仗都明確一名縣委常委牽頭,四大班子成員、行業部門和鄉鎮共同參與,做到了從縣級幹部到鄉鎮部門責任清晰、任務明確。鎮村層面迅速跟進,比照縣級扶貧責任體系,各鎮村也健全完善了鄉鎮幹部包區片、村級幹部包組戶分包機制,尤其是鄉鎮基層站所和村組幹部責任薄弱環節得到了加強、積極性得以調動。總的來說,通過建立牽總負責、常態推進、問題導向工作機制,每個人幹什麼、如何幹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更加精準,形成了以《三年行動計劃》為綱,以《16個專項方案》和19個專項組為保障的脫貧攻堅工作體系、責任體系。

集體經濟優勢明顯,增強了“硬實力”。通過推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十種模式”,探索實行“十項舉措”,有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目前全縣235個行政村有集體收入,佔行政村總數的64%,其中年集體收入超億元的村2個,超1000萬(不含億元)的村6個,5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村164個。通過村級集體經濟工業園項目,全縣22個貧困村和5個脫貧村的村集體經濟每年收益達到5萬元左右,收益年限20年以上。河南省產業扶貧觀摩會上臨潁縣介紹了發展集體經濟促脫貧攻堅的經驗,省級媒體對該縣的經驗做法也進行了宣傳報導。

產業規模龐大,打造了“硬基礎”。該縣在產業方面優勢明顯,產業帶動能力強勁。工業帶貧方面,通過“七區同建”每年可以為全縣提供就業崗位13000個以上,產業促脫貧就業規模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處於領先位置;農業產業帶貧方面,“紅黃綠白”四彩高效農業已逐步形成規模效應,特別是小辣椒產業,從事辣椒種、摘、收的群眾達1.8萬人,辣椒全產業鏈也正在逐步形成。在今年的8月份,臨潁縣代表全市接受了全省的產業扶貧觀摩。

社會扶貧統籌推進,形成了“硬助力”。重點開展了百企幫百村、愛心救助、社團幫扶“三大行動”。 “百企幫百村”行動中,結對幫扶企業募集幫扶資金和幫扶物品共計47.5萬元。瓦店鎮開展的“一企聯一村”活動實現全鎮23個行政村的對接幫扶全覆蓋; “愛心救助”行動中,全縣利用短短的三個多月時間,已建立扶貧愛心超市91個,設立村級愛心救助公益金148個、募集資金403.23萬元。其中巨陵鎮、固廂鄉、城關辦、新城辦、王崗鎮的村級愛心救助公益金已實現全覆蓋,同時撬動了政府和社會資金,陳莊鄉和瓦店鎮建設了貧困群眾託養中心,探索了殘疾人集中供養的新模式;“社團幫扶”行動中,縣慈善總會的“慈善+扶貧”、縣總工會的“金秋助學”、縣婦聯的“巧媳婦”示範基地創建、團縣委的“希望工程”助學、縣工商聯的“民企助才”等各項活動深入開展,成效明顯。

精神扶貧精準開展,增強了“內動力”。成立由160人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對全縣篩選出的82戶精神貧困戶進行分組包戶,實現全縣精神扶貧全覆蓋。同時,集中開展大型公益幫扶活動、心靈關愛講座和座談交流,並針對不同個性化精神幫扶需求的貧困群眾,採取“一對一”“多對一”的方式,精準制定幫扶措施,開展心理疏導、愛心幫扶等活動,疏導不良情緒,破除其“等、靠、要”思想。各鄉鎮在精神扶貧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比如三家店鎮推行的“貧困戶互助組”,巨陵鎮探索的“村級貧困戶互助協會”,在具體實踐中都收到了良好效果。該縣青年志願者協會積極響應扶貧攻堅號角,組織志願者帶領特殊家庭中具有基礎勞動力的成年人和適齡學生“看世界·追夢想”的特色志願服務項目《帶你看世界》,獲得 2018年河南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特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