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川特色鄉村游 處處皆有景

涇川特色鄉村遊 處處皆有景

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

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

“這裡,有教化村民、向善互助的‘鳳凰傳說’;有‘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的鳳凰皮影;有樸實憨厚、逆勢奮進、熱情好客的鳳凰人。”

“在這裡,您可以探秘遠古文化,傾聽5萬年前‘涇川少女’的呼吸,可以親近山水田園;品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灑脫;可以品嚐農家小吃,守望難以割捨的濃濃鄉愁。我們承諾:來到‘山水白家’,免門票、免停車費,您只管吃好玩好就行!”

涇川特色鄉村遊 處處皆有景

城關鎮錦繡鳳凰景區

“來王村完顏,感受異域風情、品嚐風味小吃,體驗垂釣樂趣。您還可以親身感受完顏後裔獨特的祭祖儀式。”......

在近日舉辦的"夢尋醉美鄉村·相約魅力涇川”旅遊季暨錦繡鳳凰民俗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涇川縣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城關鎮錦繡鳳凰景區,涇明鄉白家文化旅遊景區,汭豐鎮鄭家溝旅遊景區,王村鎮完顏民俗文化旅遊景區,黨原鎮城劉、高崖旅遊示範村,羅漢洞鄉挽頭坪旅遊示範村,太平鎮盤口旅遊示範村等10位形象大使依次推介,讓與會嘉賓深切感受到了涇川源遠流長的西王母文化、光輝燦爛的佛教文化、神奇絢麗的民俗文化、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厚重獨特的自然風光以及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涇川特色鄉村遊 處處皆有景

汭豐鎮鄭家溝旅遊景區

當天的鳳凰村,人山人海。“過去親戚朋友來,只有王母宮、大雲寺。現在,鳳凰村、白家、完顏等等,領著玩的地方太多了。”李娜說。

近年來,涇川縣把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強大引擎,積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大景區建設機遇,以打造“王母故里·佛寶聖地·養生涇川”旅遊品牌為目標,以推動全域旅遊為方向,以大雲寺·王母官大景區建設為核心,不斷創新機制,多方整合資源,持續加大投入,全力加快重點景區建設,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全縣文化旅遊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平涼誠信假日旅行社負責人鞏曉燕告訴記者:“這幾年,無論是從西安過來的遊客,還是從蘭州來的遊客,都要在涇川看一看、轉一轉。”

涇川特色鄉村遊 處處皆有景

涇明鄉白家文化旅遊景區

位於涇河北岸的鳳凰村,生態條件好、距離縣城近、文化遺蹟多,憑藉這些優勢,鳳凰村2016年招商吸引了甘肅錦繡風凰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注資開發。現已建成“七彩鳳凰”主題公園、300畝生態花卉園、30畝鄉土樹種植物園,維修改造隴東特色民居窯洞39孔,新建民俗文化街、水景區、兒童遊樂園和動物園,打造出集休閒、餐飲、娛樂、垂釣於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民俗文化村。2017年,鳳凰村接待遊客2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0萬元,貧困戶戶均收入2089元。

在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涇川縣緊盯決戰脫貧、決勝小康目標,把發展生態旅遊、推進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緊密結合,在培育富民產業、改善基礎條件、優化公共服務的基礎上,以招商引資企業化打造龍頭,以“三變”改革市場化激發活力,以參股分紅合作化增加收入,打造建成了城關鳳凰、涇明白家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村,探索形成了一條生態與產業緊密結合、文化與旅遊相互融合、企業與農民互惠共贏、脫貧與小康一體推進的發展路子。

涇川特色鄉村遊 處處皆有景

王村鎮完顏民俗文化旅遊景區

“探秘遠古·親近山水·消夏避暑·體驗民俗”活動,"激流勇進”划船比賽,“消夏漁樂”釣魚大賽,“浪漫七夕”情侶隨手拍活動,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系列活動,讓遊客流連忘返;窯洞內,槐花糅糅、酸菜漏魚、黃酒、玉米餅、苜蓿饅頭、炸果子,具有涇川物色的麵筋、釀皮、豆腐腦、火燒子,花樣繁多的農家飯,讓遊客回味無窮。水景廣場、花架遊廊、休閒垂釣、生態採摘,節假日,城裡的市民、遠方的遊客,像趕集似的湧過來,村子熱鬧非凡。

這樣的活動、這樣的情形已成為涇川縣各鄉村的新常態。

“城劉是北魏時期當陽古城所在地,公元525年4月‘當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城瀏村村支書許志華告訴記者,為了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紅色資源,城劉村不僅利用地坑莊基復原了地下黨支部會議遺址,還建成了古城門、古城牆和古城樓等景觀,再現歷史古城遺址,豐富了美麗鄉村建設內涵。

涇川特色鄉村遊 處處皆有景

"從破窯洞到小洋樓,城劉村是我越來越離不開的福地。”村民許華偉告訴記者,他現在住的是兩層小樓,洗澡有熱水器,冷了熱了有空調,最重要的是農村空氣好。

涇川——正在用實際行動向國內外遊客講述:涇川是一座你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魅力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