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邯鄲館陶縣一受助女孩將首月工資捐給了母校

10月12日,邯鄲市館陶縣第一中學“絨花基金”獲得一筆特殊的捐款,剛剛參加工作的校友張珂將領到手的第一個月工資1000元回報母校。家庭困難的她曾是一名“絨花基金”的受助者,也是由受助者轉換為資助者的第一人。

報恩!邯鄲館陶縣一受助女孩將首月工資捐給了母校


女孩張珂的家庭比較特殊,父母在年幼時相繼離世,她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艱難度日。2013年至2015年,張珂在館陶一中讀書時,得到了學校和同學們的一次又一次幫助。張珂滿懷深情地說:“絨花助學金使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讓我更加堅信學習改變命運。感恩學校裡幫助我的各位老師及社會的每位愛心人士,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伸出來溫暖的雙手幫我完成了學業。”

2015年6月高中畢業後,張珂考入邢臺醫專,每天省吃儉用,今年7月份大學畢業後,她進入邯鄲市一家單位上班,目前尚處於試用階段,前幾天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雖然很少,但還是讓她激動了半天。思來想去,張珂決定將這寶貴的1000元錢捐獻給母校,於是她聯繫了館陶一中資助中心主任路老師,“我大學畢業了,找到了一份工作,這是我的第一個月的工資,錢不多,一點心意,放到絨花基金裡吧”。對別人來說這1000元或許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對張珂來說卻意義非凡,如今和她相依為命的爺爺已經87歲、奶奶82歲,家庭的困難可想而知。

10月14日,張珂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她對母校一直懷有感恩之情,這1000元只是自己的一點心意,今後有能力了一定會多奉獻點。同時她再次感謝曾經幫助過她的人,願更多的師弟師妹在愛心的溫暖下健康成長。

據瞭解,館陶一中“絨花基金”是2011年9月在60週年校慶時由校友倡議發起成立的,分為獎學金、助學金、獎教金、特殊建設專用金。“傾我今日學子之愛心,揚我明朝校花之芬芳。”截至2018年10月12日,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絨花基金”已收到來自以羅佔恩、劉曉玲為代表的各屆校友的現金及實物捐贈摺合人民幣二十六萬餘元。其中張珂是由受助者轉換為資助者的第一人,也是以60後、70後、80後為主的“絨花基金”捐資隊伍中首個90後。

聞聽張珂的善舉後,館陶一中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紛紛為她點贊,稱讚她是知恩報恩的好同學;還有人評價說這是“善行發芽,愛心傳遞!那些受到幫助的孩子們,懷著感恩的心步入社會,再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愛心的接力!”(來源燕趙晚報融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