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聖林:智慧科技創造智慧未來

賁聖林:智慧科技創造智慧未來

2018年9月7日上午,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賁聖林在第五屆全球知識經濟大會上發表題為“智慧科技創造智慧未來(Smarter technologies,Smarter future)”的主題演講。賁聖林指出,打造創新型的經濟、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政府管理與服務水平是建設智慧城市的三個主要方向,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是智慧城市與智慧未來的力量源泉。

以下為演講實錄:

來自Metrocosm的一位名叫Max Galka的研究者曾使用經過數字化和地理編碼的數據集製作過一個從公元前3700年至今的長達6000年的世界城市發展視頻。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的發展沿著亞歐大陸逐漸展開,而大量的城市聚集出現不過是發生在近幾百年的短短時間中的事情。

城市的變遷與發展

考古研究表明,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城市是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與(Damascus)。考古學家發現了其在11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的證據,亞歷山大大帝、羅馬人、奧斯曼人和阿拉伯人都曾經過這裡,並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和歷史遺產。如今,這裡是一座擁有250萬人口的城市,在2008年還被授予了“阿拉伯文化之都”的稱號。然而,當戰爭來襲,這座古老的城市也被戰火摧毀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它本來的寧靜與繁榮。在中國,最古老的城市堪屬古都洛陽。洛陽大約於4000年前建城,坐落在中華大地的中部地區,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如今,這裡居住著710萬人口,其中約200萬是城市居民,GDP總量達到了650億美元。雖然在中國,這樣的人口和經濟規模只能算得上是三線城市,但是放眼世界範圍,洛陽也可稱為一個大都市了。

時代的發展也造就了城市的變遷。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迪拜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還只是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如今就已經成為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擁有約500萬人口,1000億美元的GDP規模以及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築哈利法塔,被譽為用金錢建造起來的城市。美國的洛杉磯也同樣經歷了快速而劇烈的變遷。從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開始,“淘金熱(Gold rush)”將世界各地的人們帶向這裡,科技、娛樂、教育等新興產業的繁榮也為洛杉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使之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也被人們稱為“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我們現在所在的青島,也是一座美麗而年輕的城市。這座海港城市如今居住著超過900萬居民,GDP總量達到了1700億美元,同時還孕育了青島啤酒、海爾等一大批行業內優秀的全球領軍企業。從這些城市的歷史和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和平穩定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對於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而良好的產業與商業環境則可以加速城市地區的繁榮與崛起。教育尤其是大學高等教育的普及、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科技的創新發展則為城市持續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為城市居民的安居樂業提供更多的保障。

在世界範圍內,奧地利的維也納被評為了最宜居的城市。維也納的人口規模約180萬,佔奧地利總人口的20.6%;GDP總量約865億歐元(大約只是青島GDP的5%),佔全國總量的25.7%;主要產業為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按照人口規模來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當屬日本東京。東京的常住人口達到了3800萬,佔日本人口總規模的29%;經濟總量超過19000億美元,佔日本GDP總量的44%,金融產業高度發達,是日本乃至世界範圍內名符其實的經濟金融中心。按照人口密度來說,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則是孟加拉國的達卡(Dhaka),居民總數約1400萬,只佔全國人口總規模的8%,但人口密度卻達到了每平方公里46000人;GDP總量約370億美元,是孟加拉國經濟總量的14%。在高密度的人口環境下,失業和貧困也成了城市發展的阻礙。達卡的失業率接近20%,有約16%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之下。

城市發展所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從古至今,城市的發展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進入現代社會,隨著科技與工業不斷髮展,城市移民與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速,城市的發展與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也迎來了新的衝擊和挑戰。

其一是交通問題。隨著汽車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的逐漸普及,大中城市無一不面臨著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使得人們的出行受到了很大的阻礙,生活幸福度指數大幅下降。

其二是環境問題。工業生產、汽車尾氣、工業及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嚴重影響了人類生活環境質量,空氣汙染、水汙染、光汙染、土壤汙染等現象層出不窮,也影響到了除人類以外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三是能源問題。隨著人口數量和密度的不斷加大,能源問題也逐漸成為困擾人類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城市資源和地球資源都是極度有限的,在目前一些區域水資源、礦產資源都已經開始出現匱乏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長久可持續的發展,著實算是一個巨大挑戰。

其四是規劃問題。城市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合理的規劃,良好的住房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規劃乃至城市整體發展規劃對於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城市產業與經濟的發展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五是保障問題。城市的保障問題不僅關乎於社會治安保障為居民提供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也關乎於社會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等一系列切合民生髮展的關鍵問題。城市的發展終歸需要以居民為中心,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保障居民的權利與利益。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

那麼,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有人說壓在現代城市居民身上的是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這“三座大山”。醫療、住房和教育對於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跨越這“三座大山”、我們未來又將建設怎樣的城市呢?——智慧城市成為了我們新的選擇和方向。

智慧城市廣義上指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智慧城市與新興產業、創新科技的結合,成為未來城市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成為未來城市發展演進的必然趨勢,致力於為人類構建更加美好的生活。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其一是打造創新型的經濟。創新不僅僅是科技、產業、商業上的創新,也需要生產力知識與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知識密集型企業創新力量的不斷加強。

其二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必然是建立在智慧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基礎之上的,智慧的交通系統、能源系統、安保系統以及環境保護系統等都是城市發展閉環系統中的重要單元和組成。

其三是提升政府管理與服務水平。智慧城市的發展同樣需要智慧的管理,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就顯得尤為重要。智能政府管理系統(E-government)乃至一個更加包容性、靈活性政府管理與服務環境的建立,都將促進政府管理與服務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務於智慧城市的居民。

智慧科技創造智慧未來

當下,我們的城市發展面臨著很好的機遇。我們可以來看一個例子。在印度,城市基礎設施尤其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比較落後,而改善基礎設施卻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就導致印度居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享受不到良好的金融服務。但是隨著支付軟件Paytm的進入,印度在金融科技尤其是第三方支付領域迅速崛起,Paytm在短期內迅速積累了超過兩億的用戶,也極大地提升了當地金融服務的水平。無獨有偶,肯尼亞與印度一樣,也是物理的基礎設施非常滯後,但是其在移動支付領域卻非常領先,金融科技、數字金融在這些欠發達地區呈現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也為其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是智慧城市與智慧未來的力量源泉。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更加智慧的基礎設施、更加智慧的工作方式、更加智慧的教育、更加智慧的政府管理,最終構築了更加智慧的我們,而我們也一直為之不斷探索、不斷努力。在中國,有一個嶄新的城市——雄安,就帶著這樣的期望向著智慧城市的方向不斷成長。成立於2017年4月的雄安新區,距離北京僅110公里,秉承著關於高質量城市化願景的最佳詮釋的期望,向著創新智能、綠色生態、幸福宜居三大方向不斷前行。也許,中國的雄安就是我們未來的智慧之城,讓我們共同努力並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