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國道318.

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天路。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318

二郎山隧道修建之前,318線進藏的第一關卡是二郎山。“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海拔僅3000多米的二郎山以氣候惡劣、山勢陡峭和美麗的高山杜鵑聞名全國。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二郎山

如今隨著雅康高速的貫通,二郎山隧道的投入使用,318線路況愈發良好。進藏第一關變成了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是“折多”二字。折多山,顧名思義,多折多彎。“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便是由來於此。

二郎山隔開了青衣江和大渡河。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大渡河

而折多山,則是大渡河和雅礱江的分水嶺。不僅如此,折多山為大雪山一脈,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雅礱江

右側的大渡河流域為高山峽谷地帶,也是民族、文化形態的過渡地帶。左側雅礱江流域為高原隆起地帶。所以,從大渡河到康定翻越折多山,地理上是從高山峽谷進入了真正的高原地區,而在文化上,便是真正的進入藏民族文化領域——康巴藏區。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折多山

比起二郎山的傳奇,折多山的歷史和文化都留在了康定。千百年來,任憑人們如何渲染歌頌二郎山,它只是百公里外沉默的“康巴第一關”,默默矗立,迎送風雪。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折多山埡口

而如今,二郎山的險峻已經成為過往和曾經路過它的人們永遠的回憶。折多山隧道工程也已經開始,5年之後,“爬死人”的折多山也將成為歷史。辛苦攀爬幾小時所感受的艱辛和美景將被8分鐘的隧道所取代。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二郎山隧道口

川藏線正在向更多的人敞開懷抱。二郎山、折多山、貢嘎山、高爾寺山、卡子拉山......一座又一座曾經的天塹,最後終將變成通途。

318再也不是曾經的318.

但它依然是無數人的夢想和信仰。

左臨雅礱江,右環大渡河,從峽谷到高原,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騎行318.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