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校教師、教授的實際收入竟然這麼低?

去年,復旦大學某文科教授的工資條火了。工資顯示教授在2017年5月應該發15335元的工資,實發金額為8271.95元。換句話說,可支配收入是8000元。

很多人都很驚訝,實在想不到名校教授工資這麼低。很多同行表示,這就是本人的真實寫照了。

很多高校教師、教授的實際收入竟然這麼低?

有人質疑,資深教授肯定有工資之外的收入。他向媒體解釋說:“我一直忙著掙工資單上面的錢,根本沒有其他業餘時間,哪有其他收入。“

如果工資單中有什麼令人羨慕的地方,只有公租房這一項了。在像上海這樣的城市,按照目前的房價,租房只要一千多元的價格,的確很讓人羨慕。 ”

這是位於一線城市的頂級名校復旦。那麼其他城市和高校的教師收入是多少呢?

四川某985高校文科專業的副教授向媒體透露了她2015年的工資單:一年到頭,工資加各種福利,平均每月到手工資是9179.995元。

表面上每月到手的工資超過復旦教授,其實並沒有。

稍微分析下,之所以平均每月到手9179元,主要由2月份的年終獎拉動。除2月份外,這位副教授另外11個月的到手平均工資為7198元。

很多高校教師、教授的實際收入竟然這麼低?

副教授的2015年收入清單

以上是不同地區教授和副教授的到手月收入。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地區普通高校的講師的實際收入。

我的一位朋友,河南洛陽某二本院校講師,也是文科。她們學校講師的月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到手大概7000多一點。

很多高校教師、教授的實際收入竟然這麼低?

如果完成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年底再一次性發1萬元的績效。這樣,年收入到手約9萬元。如果完成不了,年收科9萬都不到。

通過以上三個真實案例,我們可以大致瞭解,中國高校人文社科教師的收入基本靠工資,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不管是教授還是副教授、講師,除了年底績效的差別,每月到手的收入相差並不明顯,也就七八千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