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ze 的衆包蘋果地圖學不會

蘋果在當地時間週二低調推出了一款名為「Apple Maps Connect」的工具。商戶除了可以提交電話、地址、位置等常規信息外,他們可以將自己的 Yelp 主頁、Facebook 主頁和 Twitter 地址等信息提交給蘋果。

蘋果地圖的開放政策一反昔日封閉的作風,這種「大度」卻是因為自家地圖不給力。近期蘋果製作了一張加拿大地圖,通知 iPhone 6 預定情況,其中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和該國第一大城市多倫多被「搬家」。

2012 年,蘋果地圖對外發布。蘋果從 iOS 設備中刪除了谷歌地圖,用自家地圖取代。結果這一軟件產品爆出大量問題,比如地名標錯、衛星圖像扭曲變形。蘋果 CEO 庫克遭到外界嚴厲抨擊,被指降低了喬布斯時代蘋果的軟件水準。

而 10 月初被谷歌收購的著名眾包地圖公司 Waze,發佈 了一項 Connected Citizens 計劃,Waze 將和 10 個地區的地區政府合作,獲得當地政府官方授權提供的實時交通數據,並反應在 Waze 地圖中,而作為合作方,Waze 則將利用政府提供的交通數據信息進行實時分析,以在可能出現不良路況或出現意外交通狀況時及時提醒相關部門,做出應急反應。

據 Waze 說,目前已經有超過 80 個城市的政府希望和 Waze 合作加入 Connected Citizens 計劃,他們目前還無法接入這麼多城市,但會盡力讓更多的城市早日結束交通壅塞的夢魘。

Waze 如何將眾包變得精緻

網頁端的 Waze 除了提供實時地圖和 Waze 成員動態,還提供了功能強大的地圖編輯工具。Waze 首先將路段切割為若干個分段,用戶可以編輯分段間的連接點、起始點、甚至改變分段的幾何形狀以此來校正 GPS 數據的誤差。

為了防止用戶誤操作破壞地圖數據,Waze 用戶的編輯權限是隨著貢獻的數據量慢慢提升的。一開始用戶僅可以編輯自己駕駛過的路段一英里範圍內的地圖,隨著用戶打開 Waze 行駛的路程越來越多,可編輯的路段範圍也在不斷的拓寬。用戶點擊 Waze 地圖上的任意一個點都可以向系統報告錯誤,當 Waze 系統收到一個錯誤報道時它會首先提示該路段的編輯用戶來解決問題。

Waze 的眾包蘋果地圖學不會

Waze 的眾包模式擁有自己的一套商業邏輯,而蘋果地圖則是一個無奈的產品。

獲得的路況數據讓 Waze 可以做關聯整個行駛過程的精準廣告投放,在和加油站進行短暫合作後,Waze 推出了獨立自主的廣告平臺——Waze Ads。廣告主在這個平臺上投放廣告後,Waze Ads 廣告平臺會結合用戶的目的地自動匹配沿途的加油站、餐館、商場的優惠卷信息給用戶。

這些廣告會顯示在導航地圖和搜索結果裡。Waze 相信這些基於目的地的廣告將有更大的相關度,對於廣告商來說也意味著更高的轉化率。除此之外 Waze 還計劃從 Facebook 等社交網絡獲取更多的用戶行為數據以期待能獲得更加準確的廣告匹配推薦。在這之前,Waze 也已經整合了 Yelp 和 Foursquare 的數據到自己的應用中。

蘋果 2007 年發佈 iPhone Maps 應用時使用了谷歌的免費在線地圖服務,但谷歌後來推出的 Android 成為 iOS 的競爭對手,隨著谷歌推出許多支持其廣告業務的其他地圖功能,蘋果開始「忽略」交通流量報告、行車方向和街景這些功能。

此外,語音逐嚮導航這幾年一直是谷歌安卓移動操作系統的一項免費服務,它從來不是 iOS 系統使用谷歌地圖協議的一部分。這令一向對產品嚴格控制的蘋果感到不安。蘋果極力要求谷歌提供支持 iOS 語音導航功能所需的數據。不過,據熟悉谷歌想法的消息人士透露,谷歌在創建這類數據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並視語音導航功能是安卓的一項關鍵功能,因此不願輕易把這類數據移向一個競爭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