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告訴我們,宮斗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文丨曾於裡

《如懿傳》今晚播出最後一集。雖然播出伊始爭議不少,但隨著劇情的推入,《如懿傳》也漸漸贏得了它的口碑。

不少觀眾會將《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做對比,可雖都是宮鬥題材,它們卻像是屬性截然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審美訴求都應該得到尊重,但從立意和深度來說,《如懿傳》遠在《延禧攻略》之上。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延禧攻略》讓人看得“爽”,宮鬥劇的外衣下,它其實是打怪升級的“爽文”,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劇,它準確地擊中了觀眾內心中諸多潛隱的慾望和訴求——誰不想步步晉升,遇神殺神;誰不想集最優秀異性的寵愛於一身?

魏瓔珞的上位史,是觀眾意淫的集體宣洩。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但《如懿傳》讓人看得“憋屈”,它講述的是一個已知結局的失敗者的故事。

《清史稿》如是記載:“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

行此“大逆不道”之舉後的第二年,烏拉那拉氏薨逝,從其喪禮、安葬來看,這位皇后已然“不廢而廢”了。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史書上只是記載了烏拉那拉氏斷髮,但緣何斷髮語焉不詳,《如懿傳》則像是對如懿心路歷程的一次覆盤,她與弘曆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

這樣的故事設定與當今主流觀眾的訴求是相悖離的:現實壓力如此巨大,觀眾更想看到的是主角是如何成功的,而不是她是怎麼樣失敗的。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其他類型的電視劇大可以販賣成功學,但宮鬥劇裡的成功學,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因為它低估了宮斗的殘酷和慘烈,遮蔽了封建皇權的醜陋和齷齪。

在一次採訪中,周迅這樣談《如懿傳》:

“我希望觀眾能夠從《如懿傳》這個角度去看,你看宮鬥有多殘酷,而不是去學習。”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延禧攻略》裡的宮鬥殘酷嗎?

也很殘酷,但觀眾卻很難對其有一種抽離的審視,因為魏瓔珞贏了,贏得過於酣暢淋漓、大快人心。她不僅在宮鬥中贏了,她甚至贏了皇帝的心,此外還有傅恆這樣可以為她而死的“白月光”,因此該劇完結後,觀眾第二季的呼聲特別強烈,很多網友留言“想看傅瓔第二季”或者“魏瓔珞與皇帝大豬蹄子的戲我還想看三十集”……

此時不少觀眾對於宮鬥並不排斥,甚至他們不僅僅是學習,還有所向往,不少營銷號都開始煞有介事地從中總結“職場攻略”了。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如懿傳》則是以眾生的苦、全員的輸,來渲染宮斗的殘酷——沒有誰是贏家,一個都沒有。高貴妃、富察皇后、阿箬、金玉妍、魏嬿婉,劇中的這些反派角色,性情各異,宮鬥手法有高有低,但她們殊途同歸,從未贏得皇帝的心,失去了一切,最終慘死。

如懿當然也沒贏,她雖坐擁後位,贏得了掌管後宮的權力,卻失去了自己——她永遠不再是單純、善良、與世無爭的青櫻了;她失去了自己青梅竹馬的愛人——“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的諾言,換來的是“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並且,《如懿傳》比《甄嬛傳》更為決絕,《甄嬛傳》尚且以甄嬛權力的贏來沖淡虛無,讓觀眾的情緒有一個宣洩口,而走到權力巔峰的如懿卻選擇與權力徹底的決裂——愛情不再,再多的權力又何用;當我已對你心死,縱然你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我也要離你而去。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與《甄嬛傳》中的雍正一樣,《如懿傳》中的乾隆一樣薄情寡恩,他們都是封建皇權象徵,也是集大成者,他們是一切悲劇的罪魁禍首,當然他們本身也是封建皇權的犧牲品——他們成了冰冷的機器。

封建皇權,與族權、男權、父權其實是同構的,它強調權力中心主義,強調權力的唯一性、權威性、排他性和獨佔性。皇權是權威的,它不可挑戰,你只能仰視和服從,因此當如懿天真地與弘曆說起一夫一妻制時,弘曆跟她說“三綱五常”;皇權掌控著資源的分配,女性沒有任何自主權和話語權,她們只能依附和討好皇權才能分得一杯羹,因此人人小心揣度著皇帝的心思,步步驚心,生怕哪裡出錯惹惱了帝王,因此人人都在爭寵,都想著踩著別人往上爬……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可見,悲劇是一早就寫下的了,只要弘曆是帝王,他就永遠不可能是如懿一人的夫君,如懿最終也不過是皇帝的臣子和奴才。這不能全怪弘曆,誰被推上權力的寶座,都將被異化。

如果是在尋常年代,後宮的這些女子該是多麼奼紫嫣紅的美好存在,但她們被推入封建皇權和男權的牢籠中,她們相互戕害、面目全非。當觀眾在社交網絡上吐槽嬪妃們的心機時,他們是否洞悉到人物異化背後的畸形機制和龐大悲劇?

《如懿傳》想讓觀眾看到這些。如懿在宮鬥中是失敗了,但在與皇權與男權的對抗中,她卻贏得了片刻。斷髮的那一刻,她終於是一個獨立而自由的女性。千百年後,女性已不再為宮牆所困,但我們卻得時刻警惕著思想的倒退——畢竟男權制/皇權制的陰魂不散。

《如懿傳》告訴我們,宮鬥並不是瑪麗蘇升級,如懿也只贏得了片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