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來的好日子

本報記者楊志華陳顯萍李純

“挪窮窩,住新房,永遠不忘共產黨;拔窮根,搬新居,時刻銘記習主席。”這是近日記者在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德亭鎮採訪時,看到易地搬遷貧困戶郭傑娃家的一副對聯。

老郭今年67歲,老家南臺村是一個交通閉塞的貧困山村。今年按照易地搬遷人均25平方米的標準,一家人分到了一套三居室,地點就在學校、幼兒園、醫院、服裝廠等俱全的德亭鎮德福苑社區。

然而,老郭起初不願意搬,經常唸叨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搬進新居後,他高興地說:“好日子來得這麼快,真沒想到,再也不用揹著孫女走山路上學了。”

老郭是洛陽市已經搬遷的20餘萬貧困人口中的一員。在我國易地扶貧搬遷進程中,洛陽有著特殊地位。他們首開先河,18年前在全國率先探索“易地安置,搬遷扶貧”模式,為深石山區扶貧開發探索新路徑、新方向。

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告訴記者,該市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作為全市扶貧攻堅的“頭號工程”來抓,納入城鄉一體化統籌謀劃,精準發力,全力推進,將世世代代貧困農民搬出深山,走出了一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搬遷扶貧之路。

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依託易地搬遷,打開深石山區扶貧新路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在人們印象中,洛陽是繁華富庶之地。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是我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也一度躋身全國五大工業城市。

實際上,“五山四嶺一分川”的洛陽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貧困大市,市轄9個縣(市)中,國家級貧困縣5個、省級貧困縣1個,大部分屬於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以致於洛陽出現了嚴重的城鄉兩極分化。

深石山區是洛陽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全市737個貧困重點村絕大部散佈其中。“土少石頭多,出門就爬坡”,農民只能靠一塊塊“掛”在山上的“席子薄地”餬口,人們吃水難、行路難、用電難、上學難、娶妻難、看病難。

再加上十年九旱、災害頻發,相當多的貧困戶過著“點油燈、推石磨、手拉肩扛上山坡”近乎原始的生活。1996年,時任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到洛陽山區調研時發現,有貧困戶窮得竟然連100元面額的人民幣都沒見過。

這方水土實難養活這方子民,而貧困戶往往居住分散,修路、通電、通水等傳統扶貧模式投入大、見效差,深石山區扶貧成了一道難題。

窮則思變,變則路通。2001年,洛陽決定在嵩縣木植街鄉等地試點探索“易地安置,扶貧搬遷”,搬新家、立新業、拔窮根的新路子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06年,在國務院扶貧辦的肯定和支持下,洛陽開始在全市範圍內大規模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008年11月,全國第一次移民扶貧工作現場交流會在洛陽召開,以此會議為標誌,易地扶貧搬遷正式列為國家扶貧重點工作。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洛陽市委、市政府深知易地扶貧搬遷對於全市扶貧工作、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意義,把扶貧搬遷當作惠及百姓的大事來抓,按照“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要求,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計搬遷17萬人。

而當脫貧攻堅戰衝鋒號吹響之後,洛陽4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仍有5.9萬人需要搬遷,佔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人數的23%。洛陽市領導倍感責任重大,李亞18次召開市委常委會聚焦脫貧攻堅,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易地扶貧搬遷,把易地扶貧搬遷擺在脫貧攻堅戰最前沿、最關鍵位置,以“頭號工程”標準來全力推進。

2016年,洛陽出臺了力度空前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資金投入由“十二五”時期的不足兩億元增至30億元,進而確立了“五年任務、三年完成”的目標,易地扶貧搬遷進入了提質增速的新時代。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形勢,洛陽市全面夯實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脫貧的政治責任,以市長為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統攬易地搬遷、轉移就業等8大重點專項推進小組,各司其職,合力推進。要求所有的縣委書記每週在貧困村住一晚,零距離體察民情、瞭解民意,現場協調解決搬遷中的資金、土地等最棘手、最迫切的問題。

迎著困難精準施策,把握重點把工作做細做實,把好事辦好

易地扶貧搬遷,涉及面廣、情況複雜。誰該優先搬遷、資金如何分配、宅基地如何處理……每個環節都牽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稍有不慎,就會產生矛盾,把好事辦壞。

曾擔任扶貧辦主任多年、不久前調任洛陽市委農辦主任的杜中嶽,對易地扶貧搬遷感觸頗深,在他看來:“百姓心裡有桿秤,只要堅持公道、陽光操作、精準發力,再複雜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搬遷之初,面對散落在莽莽大山中的七八百個貧困村,從何處入手實在是個難題。洛陽市以“整體搬遷為主,零星搬遷為輔”為原則,優先搬遷生存條件惡劣、地質災害頻發及革命老區等居住相對集中的貧困村,“把錢花到刀刃上”。

2007年夏季,位於欒川縣叫河鄉深山區的瓦石村,被一場泥石流沖毀,110戶貧困群眾無家可歸。洛陽市便將該村納入當年搬遷規劃,取得了災後重建和搬遷扶貧的雙重效果。

資金是扶貧搬遷的“生命線”,主要來源是政府補貼、群眾自籌。隨著搬遷的大規模實施,深石山區散居戶、獨居戶、特困戶等“搬不起”的問題日益凸顯。

於是,洛陽市從2009年起對搬遷資金使用實行“分類管理,差別定補”,進一步精準施策,將中央、省專項資金全部用於貧困戶建房補助,並根據貧困程度,利用市配套資金在縣與縣、點與點、戶與戶之間進行差別補貼,特困戶最高補貼能達到5.5萬元。

“2016年以來,市裡‘大手筆’的投入讓易地扶貧搬遷告別了緊緊巴巴的日子。”洛陽市政府副秘書長、扶貧辦主任王淑霞介紹,國家規定搬遷戶自籌的人均3000元,由市、縣財政列入預算全部分擔,搬遷戶可以“拎包入住”。

這個消息傳來時,貧困戶喜上眉梢,一些基層扶貧幹部卻犯了難。“過去許多貧困戶或多或少都是自籌了部分錢搬出來的,現在搬遷一分錢都不要了,原來已經搬遷的能沒意見?”嵩縣扶貧辦副主任劉小闖說。

洛陽應對辦法是,一手抓搬遷戶精準識別,確保每一戶都符合標準,一手抓舊房拆除,推進宅基地復墾。同時保持搬遷後扶貧政策不變,對原搬遷戶繼續加大增收扶持。過去由於搬遷戶自籌額度較大,按照政策規定其宅基地是保留的。現在免費搬遷到新居,要求必須拆除舊房,宅基地要收歸集體,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彌合了群眾的心理落差。

在新安縣五頭鎮中心社區,北溝村貧困戶王利心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議五公開六確定”精準識別後,去年住進了三室兩廳大房子。“在山上住了20多年的磚窯房,拆掉真是捨不得。但老房子,手一敲,牆就‘掉渣渣’,跟這裡可沒法比。”王利心覺得人活著應該向前看。

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舊房拆除經復墾達標後,以宅基地復墾券的形式在省內公開交易。目前,洛陽宅基地復墾券交易總收益已達6.7億元,成為扶貧開發重要資金來源。

而對於不能復墾的宅基地,洛陽市則要求宜林則林、宜園則園。嵩縣車村鎮搬遷閒置下來的豫西傳統風格老屋有414套,有387套已經改造成主題民宿,通過物業管理、股金分紅等形式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帶動了搬遷戶增收。

積極發展產業,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搬得出”更要“穩得住”

這個夏天,嵩縣黃莊鄉汝南社區的張嵩現格外忙碌,在十里八鄉間來回給鄉親們作蜜蜂養殖培訓,還忙著參加創業大賽。鬥志昂揚、滿臉笑容的他,根本不像是一個右腿完全截肢的殘疾人。

2016年,還是貧困戶的張嵩現從三合村搬遷到汝南社區,在社區黨支部幫助下,擴大蜜蜂養殖規模,並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半輩子打光棍的他,還娶到了一位城裡的媳婦。今年春節,李亞在嵩縣慰問時,專門給他寫了副對聯:“人勤勞蜂勤釀生活甜蜜蜜,搬新房娶新娘幸福奔小康。”

洛陽扶貧搬遷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一箇中心”——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這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堅決避免“住著新房子,過著苦日子”。

搬遷讓群眾從深山的貧困“泥沼”中掙脫出來,也解放了大批勞動力。從2003年起,洛陽陸續實施“雨露計劃”“春風行動”等,對搬遷戶中的青壯年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由政府統一組織勞務輸出。有房住、有活幹,搬出來的年輕人紛紛娶上了媳婦。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勞務輸出是洛陽搬遷戶脫貧致富最主要的途徑。每年輸出近兩萬人,人均年收入兩萬元左右。嵩縣木植街鄉農民張金龍甚至漂洋過海,到新加坡打工,一年能掙10多萬元。

“精準扶貧行動開展之後,搬遷戶增收渠道明顯增多,經商、餐飲、家庭賓館等業態不斷出現。”王淑霞說,2016年以來,洛陽在易地扶貧搬遷中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實施搬遷後續發展“5個1”,推出特色農林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等,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為弱勢群體增加就業機會。

欒川縣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鼓勵企業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建設“扶貧車間”。中鈦集團紙袋加工扶貧車間已開設98個,帶動1855名貧困群眾就業。“紙袋加工簡單,一學就會,很適合年紀大、文化程度低的貧困戶就業。”欒川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朱宏軒介紹。

新安縣北冶鎮關址村搬遷後,將全村土地集中整理後反租承包,建立千畝玫瑰生產基地,建設了玫瑰深加工生產線,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搬遷戶家家有活幹,戶戶有收入。

汝陽縣牌路扶貧搬遷新型社區,建成了古樸典雅的西泰山旅遊風情小鎮,家家戶戶開賓館、經營旅遊產品,搬遷戶人均純收入由過去的不到2000元,增加到現在的9000多元。

洛陽市分管三農和扶貧工作的副市長王軍介紹,目前,全市發展特色產業項目1298個,建成扶貧車間311個,共建成光伏點583個,完成技能培訓13438人次,帶動搬遷群眾5.6萬餘人脫貧致富。

搬遷扶貧與新型農村社區統籌謀劃,建設安居樂業新家園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要搬去哪裡,生活會咋樣?”每一個離開故土的搬遷戶難免都要心生疑問,甚至還會彷徨不前。

搬遷,從山上到山下,不是簡單的空間位移,而要有一系列配套設施,讓貧困戶建設新家園、開啟新生活。“科學規劃、統籌共建,是洛陽扶貧搬遷的核心理念。”洛陽市發改委主任張伊民說。

這一理念的形成經過了“三級跳”。初期的搬遷理念較為簡單,就近在鄉鎮所在地建安置點。2010年,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搬遷“四靠”原則,靠縣城、靠鄉鎮、靠園區、靠旅遊點。2011年,進一步提出,把扶貧搬遷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統籌安排,擴大集中安置規模。

從搬遷點到搬遷新村再到新型社區,洛陽扶貧搬遷取得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搬遷戶不愁沒活幹了,已有的教育、醫療、文化等設施得到更好利用,民政、公安等公共服務輕鬆向安置點延伸,這一下子拉大了城鎮框架,成為洛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助力器”。

2016年以來,洛陽市對新型搬遷安置社區建設又提出了“五有”標準,要求配齊服務中心、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衛生室、綜合文化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安置社區與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用。

在汝陽縣十八盤鄉易地扶貧搬遷社區,一排排嶄新的樓房裡充溢著歡聲笑語,搬遷戶胡戰規常常感慨:“現在是住有新居、飲有淨水、行有砼路、購有超市、娛有廣場、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跟城裡人一個樣。”

新房新生活,不少事情都要從頭學起。嵩縣黃莊鄉汝南社區居民範欽成剛搬進來時,“不會用液化氣,擔心會爆炸,摸都不敢摸,馬桶也不知道怎麼用,多虧有鄉幹部上門來教。”

為讓農民儘快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洛陽市要求在每棟搬遷樓裡安排一名鄉村幹部,挨家挨戶來一次新生活“入門教育”,手把手教會群眾使用液化氣、電磁爐、馬桶等。

洛陽還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在安置點設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確保“群眾搬到哪裡、黨支部建到哪裡、黨組織作用發揮到哪裡”,制訂社區公約,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引導搬遷戶移舊俗樹新風,真正實現“搬出來,換個活法”。

“十三五”以來,全市共建設安置點243處,已經完成搬遷3.9萬人。洛陽市市長劉宛康滿懷信心地說,到今年年底,洛陽全市剩餘納入搬遷範圍的20497名貧困群眾將全部入住新房。屆時,洛陽曆時18年之久的易地扶貧搬遷要畫上一個句點,而世居大山深處與貧困相伴的農民,將在新家園中踏上追求美好生活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