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農村 養雞 蛋雞

蛋哥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蛋雞養殖戶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眾所周知,蛋雞養殖行業發展迅猛,隨著養雞規模不斷的擴大,影響雞場效益的因素也越來越多。

換句話來說,養雞成本不斷在上升,養雞利潤不斷在壓縮...

那,究竟是什麼“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養雞人又要如何順應行業形勢,少花錢,多賺些錢呢?

在國慶節日來臨前,蛋聯網編輯帶著養雞人的疑惑來到四川,對蛋雞技術專家王瑛進行了專訪。

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一、是誰“偷走”了你的利潤?

王瑛認為,影響養雞人賺錢的因素很多,比如說行情因素:雞蛋價格,淘汰雞價格,雞苗價格,飼料原料價格;拿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來說,四川雞蛋價格大部分時間在3-4元/斤,這個價格區間蛋雞養殖戶只能基本保本或少量盈利,但到了8月初,雞蛋價格開始快速上漲,漲幅高的最多一天漲0.5元/斤,雞蛋價格很快超過了5元/斤,最高達到了5.8元/斤,這種行情下,養殖蛋雞1斤雞蛋的淨利潤可以達到2元/斤以上,正常的1萬隻產蛋高峰期蛋雞,1天利潤可以達到2000元以上,1個月利潤就可以達到6萬以上。

但是中秋節過後,雞蛋的價格又開始快速下跌。所以行情對蛋雞養殖效益的影響是最大的。但行情因素我們養殖戶又是無法掌控的,只能面對。

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再比如說蛋雞養殖生產成績,包括產蛋高峰點,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蛋重,料蛋比,死淘率等,例如蛋雞72周齡產蛋枚數,產蛋全程多產一枚蛋,養殖純利潤就增加0.5元。養殖成績好的72周齡產蛋可達到320枚甚至325枚,大部分養殖成績270-300枚之間,以產蛋320枚和285枚之間比較,一隻雞72周齡養殖週期多產35枚蛋,則一隻母雞產蛋收入增加17.5元,相當於養殖淨利潤增加17.5元;所以養殖成績對養殖效益影響也是很大的。

還有管理成本因素:蛋雞全程只雞用藥成本,生物安全防疫成本,人員成本,以及設備等固定資產攤銷;資金成本。

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二、怎樣抓住這個“小偷”,多掙錢?

“封閉式規模化自動化蛋雞養殖是以後蛋雞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只有高質量的育雛育成才能充分發揮蛋雞遺傳潛能,實現高產穩產;封閉式自動化雞舍環控設計方面的問題也日漸突出,接下來,我和我的團隊會重點從協助養殖戶提升育雛育成質量,整合行業專家資源,協助改進封閉式雞舍通風死角,完善養殖戶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等各方面提升規模化養殖場的全程效益方面著手,提升蛋雞養殖戶經濟效益 。”王瑛說。

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三、能不能用便宜的飼料來控制成本呢?

在減少飼料成本上,王瑛對“行情差就換便宜的料”的行為提出反對意見。

她表示我們搞養殖的最難受的時候不是行情最差的時候,而是當難得的暴利行情到來時,我們的蛋雞卻因為我們各方面的疏忽或失誤導致產蛋差,沒蛋賣。相反行情最差的時候恰恰是行業重新洗牌的時候,是有實力的養殖戶升級的又一轉折點,挺過難關者,緊接著的就是迎來新一輪的利潤高點。

誰“偷走”了養雞人的利潤?如何揪出“小偷”,少丟錢、多賺錢?

如果養雞人在行情不好的時候為了節約飼料成本,使用廉價低質飼料,損害了雞隻健康,那在行情暴漲起來,需要雞隻產蛋的時候,雞隻沒法產蛋了,該賺錢的時候也賺不了錢,只有“望雞嘆息”。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現在的封閉式自動化雞舍,很明顯封閉式自動化雞舍固定資產投入遠遠高於開放式雞舍,但現在有實力的養殖戶都基本不會再選擇修建傳統的開放式雞舍。飼料更是如此,越是規模化養殖戶或養殖公司,越不會選擇低價低質飼料,相反不管行情怎樣,基本都是選擇高質高價飼料。”

她接著說,“再例如我們的800開口料,雖然表面看來飼料單價高,但實際使用後,產品所帶來的效益遠遠大於飼料單價所增加的成本,育雛是為產蛋雞後期一生的產蛋做準備,無數的實際案例證明,育雛階段雛雞發育不好,產蛋期生產性能則不好,將給蛋雞養殖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單是育雛期節約的飼料耗用和預防用藥成本就已足夠。所以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該節約的節約,不該節約的反而應增加投入,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養殖戶可以在鐵騎力士的幫助下,賺錢多多;鐵騎力士在養殖戶的認可下,再創佳績!

王瑛,2003年在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任職於海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並於2004年9月底進入四川鐵騎力士集團,目前已在蛋雞行業鑽研10多年。

蛋哥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蛋雞養殖戶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關注蛋哥養雞,在第一時間瞭解雞、蛋天下事!

點擊下面藍色的“瞭解更多”看蛋哥的歷史技術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