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祕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引 言


95後的“歪果仁”高安明,是北大和上海紐約大學的“雙料”學霸。

出生於以色列的優渥家庭,他為什麼選擇在中國留學?猶太式的家庭教育,又是如何讓他在中國成功創業?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一邊在上海紐約大學讀書,準備畢業和北大燕京學者的申請;一邊繼續他第四個年頭的創業,奔波在全國各個城市之間;還抽空和哥哥一起,去湖南衛視錄了一趟《天天向上》,這是95後以色列小哥高安明的大學生活。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2007年,11歲的高安明跟著爸爸來到中國。10年過去,他已經講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主持人打趣說,翻譯回去吧!這兒沒你的事兒啦!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高安明現在是科技公司Presh的CEO,深度擁有多項以色列的高新技術,打造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不過,他在上紐大主修的卻是經濟學和中國研究,不懂任何技術,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01 從上紐大開啟創業路

從三歲開始,高安明就對浩瀚的星空十分著迷。他想,只有科技能到達那裡。後來,他才知道成為科學家有多難:至少要讀到博士,每天的訓練編程......高安明對這些實在打不起興趣,他更喜歡研究人與人之間互動,思考如何用科技,改變日常的家庭生活。

從北京的國際高中畢業後,高安明本可以選擇去美國留學,但他卻選擇留在中國。因為他發現了一所大學,簡直像為他量身定做一樣!

這就是上海紐約大學,有美國式的教育體系,符合他國際化的成長背景,也有很濃厚的中國元素,能讓他“接地氣”地瞭解中國市場。學校還鼓勵交流和創新,專門開設了“創新課”,有自己的創業孵化器,所有的資源都對學生開放。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在這裡,高安明讀到了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故事:沒有技術背景,卻憑藉敏銳的商業頭腦和領導魅力,成功串聯起了互聯網、個體經濟和每個人的生活,這也正是他想做的!

高安明想到自己的祖國以色列,以科技創新聞名於世,可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太小,地區局勢緊張,很難和鄰居做生意,最好的方式是把技術賣出去;中國坐擁最大的消費者市場,正需要更好的技術。

於是,高安明根據以色列的一項科技,打磨出了第一個產品——“果伴”蔬果保鮮劑!只要把這個可愛的娃娃放在盤子裡、冰箱裡、餐桌上,就可以輕鬆為果蔬殺菌。果伴贏得了很好的成績:上線京東眾籌半個月,籌得了214%的資金。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2016年,20歲的高安明帶著Phresh在中以投資峰會上亮相,暢談自己的商業計劃:建立起一個平臺,引入更多的以色列產業技術,在中國進行落地轉化。

兩年後的現在,他已經實現了目標。

02 父親的投資,就是孩子的教育

Phresh的精彩亮相,背後還有高安明父親的指導。父親高哲銘,是以色列基金管理集團英飛尼迪的總裁,可觸及以色列幾乎所有高新產業技術。

原來是妥妥的富二代嘛!以色列人創業也“拼爹”?

可先別急著下結論!高安明說,很榮幸能在父親的搭建的基礎上,整合放大資源,創造更多價值。他更感謝父親的理念:“很多人有錢之後會選擇投資股票、房地產,我父親卻說,我的投資就是孩子的教育。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有什麼“秘方”?高安明給我們分享了幾個故事:

  • 長線投資,授之以漁

很多以色列人是很有錢,但他們不會把錢給孩子們揮霍。如果高安明想出去玩或是買奢侈品,是拿不到一分錢的。但他想創業,父親就給他各方面的支持,果伴的技術就來自英飛尼迪投資的一家以色列公司。

猶太人聰明,絕非天生智商高或突然開了聰明竅,而是從小打下的基礎。老爸很早就給高安明灌輸“生意經”,11歲他就開始在父親的投資公司裡打“暑期工”,有樣學樣地分析報表,和董事們討論哪些公司值得投資。就這樣,高安明小學沒畢業,就已經對如何創業頭頭是道。

  • 退居幕後,鼓勵失敗

父親給高安明引薦了各種科技資源,也放任他自己一人摸爬滾打。Phresh成立之初,高安明一直是“孤軍奮戰”。“果伴”原技術是針對農作物的,但高安明判斷,做成消費品在中國才更有商業價值。於是,他自己組建了一支科研團隊,花了一年,把它轉化為一款家用產品。

後來,為了在Kickstarter和京東眾籌上推廣“果伴”,高安明自己寫文案、拍視頻、做剪輯。最後,他不僅超額籌得了資金,還幸運地得到了投資人、分銷商、媒體的大量關注!他這才下定決心,擴大自己的團隊。

高安明很感謝這段從無到有的經歷。

在希伯來語中,“知識”是一個動詞,獲得知識就是嘗試、反思、探討的過程。父親也鼓勵他,也許大部分的初創公司都將失敗,但只有失敗這位老師,才能讓他學會把握市場、風險控制、管理團隊的技能。

  • 以身作則,熱愛家庭

雖然父親是位商界“大佬”,可家裡氣氛一點也不拘謹嚴肅——哥哥高佑思是個“網紅”,創立了“歪果仁研究協會”,整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採訪外國人;兩個妹妹喜歡錶演,母親是個雕塑家,全家經常一起旅遊,永遠歡聲笑語。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父親高哲銘曾在以色列空軍服役24年,駕駛過幻影戰鬥機,參加過飛行特技隊,在其他以色列人都不瞭解中國的時候,隻身來到香港和北京開疆闢土。

高安明說:“父親是我們全家的偶像。他教給我最有價值的東西,是眼界,膽識,和去創新的動力。

03 文化適應力,讓他紮根中國

高安明已經完全適應了中國的生活,能很自如地處理生意,也懂得許多中國人的商業“套路”。現在的Phresh已經拿了幾輪融資,風風火火地進軍市場。

一個外國人,能和中國投資人們侃侃而談,成功達成商業目標,多麼遊刃有餘!誰能想到他剛來中國的時候,一句中文和英文都不懂呢?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高安明剛來中國時,每天都像聽天書、演啞劇一樣。爸爸還“騙”他,過一年我們就回家了;看看現在,都過去十年了!不過高安明說,中國人很多方面和猶太人很像,重視文化教育、尊重父母,讓他感到很熟悉。

更重要的是,獨特的猶太文化給了他一種特殊的能力——文化適應力。2000年來,猶太人流散於世界各地,卻一路奮戰,生生不息,正是因為他們善於吸納別人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的思維。

為了紮根中國,高安明主動出擊,融入環境。他點外賣、騎摩拜、刷微博,每天練習中文,更學習語言背後的文化——研究中國人的社交習慣、邏輯和哲學,討論中國企業的發展模式,模仿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

他的Phresh團隊,除了他以外全是中國人。有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有京東、聯想的前員工,他們一起在商場上“拼殺”,曾一起帶著“果伴”背後的食物保鮮技術,拜訪許多企業和政府部門,最後和山東省幾個城市的農業部都達成了合作。

以色列小哥在中國創業,秘訣是猶太家庭教育和國際視野!

去年,高安明利用訪學的機會,回到了闊別10年的以色列。他說,在以色列的生活太熟悉,我以為我再也不想回中國了!但當飛機降落在北京的那一剎那,他同樣感受到了回家一樣的安全感。

原來,十年的“戰鬥”不止,已經發生了神奇的同化反應。多元化的國際教育經歷給予他勇氣,大膽創業磨練了生存技能,還有溫暖的家庭做大本營,高安明在兩個文化間遊刃有餘,實現自我成長。

他說,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就是,讓中國和以色列這兩個國家能更好地溝通聯結,因為這是我的兩個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