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桂劇、彩調劇和壯劇,是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2006年,廣西桂劇和彩調劇雙雙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桂劇,原稱“桂林戲”、“桂班戲”,屬皮黃戲系統,主要流行於廣西桂林、柳州、賀州、河池,以及湖南省南部地區與廣東省西北一帶使用“西南官話”的方言地區,是廣西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主要地方劇種。由於它的歷史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有密切的血緣關係,所以它的劇目多與皮黃戲系統的劇種相似。它融合、吸收崑山腔、弋陽腔和亂彈等幾種戲曲聲腔,形成了以彈腔為主,兼唱高腔、崑腔、吹腔及雜腔小調等五種聲腔藝術的劇種。

「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桂劇用桂林方言演唱,聲調優美,抑揚有致。表演質樸細膩,唱腔委婉動人,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桂劇在表演上側重做工,即便武戲也多是文做,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桂劇最早源自民間,後經歷代文人的改造、變革,終成大器。前清進士,廣西灌陽人唐景崧是第一個把桂劇從民間小戲改造成能夠登上大雅之堂的人,真正稱得上桂劇的“第一人”。他創辦了桂劇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培養專業戲曲演員的科班,並且第一個啟用女演員登上桂劇舞臺。經他親手改編的劇本,彙編成《看棋亭雜劇》劇集,共40出,成為桂劇第一批獨有劇目,其中有的流傳至今。

「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當代著名戲劇大家歐陽予倩、田漢、焦菊隱等人,也對桂劇改革作出過巨大貢獻。1944年,在歐陽予倩等人的主持下,第一屆西南戲劇展覽會在桂林成功舉辦。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西南劇展”。一出由歐陽予倩編導的桂劇《木蘭從軍》為這次“劇展”拉開了大幕,桂劇一時間成為中國戲劇界關注的焦點。

桂劇傳統劇目有《拾玉鐲》《鴻門宴》《轅門斬子》等等。現代創作的經典劇目則有《唐知縣審誥命》《女縣令》《瑤妃傳奇》《大儒還鄉》等。其中《大儒還鄉》2007年獲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獎。

與具有顯著文人特質的桂劇截然不同,另一個廣西地方戲曲——彩調,同樣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彩調,最初源於湖南花鼓戲,經廣西民間藝人改造後,形成今天的式樣。

彩調的名稱各地不一:桂林、柳州、河池等地稱“調子戲”、“採茶”、“哪嗬嗨”;左、右江地區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戲”;平樂、荔浦等地叫“山花燈”、“彩燈”、“採茶戲”……但以稱“調子戲”、“採茶戲”最為普遍。1955年,這一劇種被統一定名為“彩調劇”。

「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彩調曾有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未能進入大城市演出,所以也一直保存著較為濃郁的民間鄉土氣息。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組建了專業彩調劇團。至此,一直流行於民間的彩調得以正式登上正規舞臺。

1959年,廣西創作出著名的劇目《劉三姐》,並在廣西及全國各地巡迴演出,成為彩調這一藝術劇種的最高成就。據統計,1960年,廣西共有94個專業劇團,1115個業餘表演隊,演出了不同版本的《劉三姐》,參加演出的人數多達58000人。1961年,彩調劇《劉三姐》被改編成電影,放映後,引發全國影迷爭相觀看。劉三姐由此成為廣西最具盛名的藝術形象。

彩調經典的傳統劇目有《王三打鳥》《三看新》《娘送女》《雙打店》《王二報喜》等。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彩調劇團創作的彩調劇《哪嗬伊嗬嗨》曾獲國家文華新劇目獎。

「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擁有廣大壯族觀眾的壯劇,是在豐富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壯族戲曲劇種。壯劇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流行於廣西的中西部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

由於流行地區和語言、音樂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壯劇分為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和師公戲三類。

南北路壯劇的表演,各有特色。北路壯劇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醜行彩旦用團扇,小生、花旦用摺扇。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師公戲的表演,早期有72種面具,每種代表一類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

「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廣西有戲」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桂劇、彩調劇、壯劇

多年來,廣西壯劇創作、改編和演出的《紅銅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鳥衣》、《一幅壯錦》等,都博得觀眾的好評。廣西的桂劇、彩調劇和壯劇,這三枝美麗動人的梨園奇葩,穿越了漫長的歷史隧道,經歷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提煉和砥礪,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綻放出絢麗奪目的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